如何识别与防治黄瓜褐斑病

发布日期:2019-08-29 02:23

黄瓜褐斑病(又名靶斑病),黄瓜褐斑病菌喜温好湿,寄主范围广,是多种蔬菜的致病菌,发病后防治较为困难,要严密监测和控制该病的蔓延,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1、症状

病菌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正、背面均可受害,叶片发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略凹陷,受叶脉所限,有时为多角形。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中后期多个相邻病斑常连成片,病健界限明显,表现深黄褐色;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斑变灰褐色,干裂、坏死。发病严重时,病斑在叶面大量散生或连成片,造成叶片枯死、脱落。病斑大小为3-30mm,以10-15mm中型斑较多。在高温高湿与低温低湿条件下易形成差别明显的大小型病斑,这与病原菌繁殖适宜温湿度相一致,高温高湿时,病菌繁殖快,病斑扩展快,形成大病斑;反之,形成小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褐色霉状物。

黄瓜褐斑病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与炭疽病不易区分。

2、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优质种子

(2)、适时轮作。应与其它非寄主作物轮作,可减少初侵染源。

(3)、种子消毒。种子用常温水浸种15分后转入55-60℃热水中浸种10-15分,并不断搅拌,然后让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3-4小时,捞起沥干后置于25-28℃处催芽,经1.5-2.0天,胚根初露即可播种,可有效消除种内病菌。用温汤浸种最好结合药液浸种,杀菌效果更好。

(4)、加强栽培管理,采用生态防治。塑料棚、温室应加强温湿度管理调控,适时通风换气,适当控水排湿。合理密植,及时清理病老株叶,增加株间通透性。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灌水施肥均在畦上膜下暗灌沟内进行,能有效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病害发生。

(5)、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采用65%早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发病严重时,可用72.2%霜霉威水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治2—3次,在喷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叶面肥效果更好。喷药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