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的三遍药在全年用药中至关重要,这几遍药必定要在要害的时刻点准时喷,才能对幼果期的病虫灾到达较好的防治效果,大大减轻套袋后果园病虫灾防治的压力。
但是,出产中部分农户往往只打2次或打药时刻随意,延迟打药时刻,雨前要打的拖到雨后才打,错失对病虫灾防止的最佳时刻,增加了套袋后病虫灾发生防治的难度,进而也构成前期落叶和优质果率降低。
一、谢花后第一次药何时喷?
谢花后如遇到降雨,苹果白粉病、锈病、套袋黑点病、前期落叶病的病孢子盘就吸水胀大,破裂后就会随空气活动或天然降雨将孢子传达或冲溅在幼果和幼叶皮孔,即对幼果和叶面构成初侵染。
苹果白粉病和锈病侵略后埋伏期很短,褐斑病埋伏6~120天,黑点病7~100天,烂果病15~150天,可见病害一般侵入较早肉眼难以看到,损害较晚,见到症状就很难治好。
同时,苹果谢花后7~10天卷叶蛾类的幼虫开端为害,越冬卵孵化的蚜虫也开端为害幼芽、嫩稍和叶片,花后也是山楂红蜘蛛第一代幼若螨繁衍的盛期。由此可见,谢花后7~10天内用药很要害。
二、谢花后至套袋前为啥要喷三次药?
这是因为苹果幼果和嫩叶上的皮孔“绒毛”是敞开的,一般杀菌剂对初侵染病害的有用操控期为7~12天,也就是说前次喷药后假如7天内有降雨,杀菌剂的有用期为7天;假如前次喷药后,天气晴朗无降雨,杀菌剂的有用期为12天,最迟也有必要在前次喷药后13~15天内喷施第二次。
苹果黄蚜、红蜘蛛、卷叶蛾等虫灾也是如此,当它堆集到必定数量,喷药再细也不免有“漏网之鱼”,在高温条件下就会叠加繁衍,因而有必要防患于未然。
同时,谢花后30天是果实的需钙期,幼果吸收的钙约占整个生育期的90%,因为钙的移动性很差,套袋后就很难弥补。套袋果后期缺钙就会诱发苦痘病、蜜果病、水裂纹,并影响果实表面光洁度。
三、幼果期喷药怎么防止果锈和提高果面的光洁度?
果锈是受到外部不良环境条件影响,表皮细胞破裂构成木栓所致。花后7周果实表皮细胞开端掉落,木栓层开端呈现,花后10~30天幼果绒毛掉落前是果锈构成的高峰期。防止果锈要从防止影响表皮细胞紊乱摆放和调理受损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两个方面下手。
幼果绒毛掉落前喷药喷肥不该构成药剂影响幼嫩果面发生果锈,喷药应优先选用对果面影响较小的悬浮剂、微乳剂、水剂、水涣散粒剂等优秀剂型。且勿乱用铜制剂、含硫磺制剂、含砷制剂、非络合态代森锰锌、有机磷类的乳油制剂、含杂质较多的叶面肥等易构成隐形药害的药肥。
一起留意,配药要二次稀释,喷药雾化要好,切勿运用压力较大的喷枪施药,避免击伤幼果绒毛导致皮孔木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