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

发布日期:2019-08-24 05:41

嵩县旱地小麦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

1、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旱地中低产田水利设施条件差,小麦生长完全依赖于自然降雨,由于年降雨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干热风较多,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同时,来年春季3月下旬或4月上旬温度变幅较大,常遭冷空气袭击,发生晚霜冻害,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也造成严重影响。

2、生产条件差,土壤养分失调,抗灾能力弱。中低产田多位于坡岭山地,地势起伏不平,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多数土壤土质粘重、耕性差、土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肥力低下,抗灾能力差,加上土壤中含有砂姜、砾石,耕作不便,致使小麦产量长期低而不稳。

3、耕作管理粗放,整地质量差,施肥不科学。丘陵地区机械化程度偏低,小麦前茬收获后没有充足的时间整地,整地质量差,土壤不踏实,出苗率低,缺苗断垄现象严重。生产上存在着重用地、轻养地,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倾向,土壤有机质消耗大于补充,造成土壤结构不稳定,理化性状恶化。在化肥施用上存在重氮肥、轻磷钾肥的现象,配方施肥推广面积小,影响肥效的发挥。

4、品种利用错位。中低产田一般都在丘陵旱地,但生产上多种植水地高产品种,丰水年份虽然增产效果显著,但遇到旱年则造成严重减产。同时,由于地块分散、农户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种子纯度和良种覆盖率较低。品种的增产潜力得不到很好发挥。

5、大面积适期播种困难。一是受播期降水影响旱地麦田抢墒早播,冬前易形成旺苗。二是干旱年份秋作物晚播、晚熟,影响小麦适时播种,加上严重干旱或阴雨连绵都会造成小麦播种较晚、播量偏大,冬前苗弱。

6、病虫草害防治方法不当。近年来常遇暖冬天气、麦田病虫越冬基数大,在病虫害防治中,对地下虫的防治不够重视,多数麦田整地时不进行土壤药剂处理,种子包衣使用的药剂成份含量低,或不包衣、不拌种白籽下地,麦田地下虫防治效果差。小麦生长期间病虫防治不及时,喷药不均匀、不到位、麦田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时期偏晚,都会影响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