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林地菊花间作技术

发布日期:2019-08-23 13:35

三峡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峡大坝建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周边的基岩为花岗岩,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夷陵区在该重点地区营造了大面积的杉木生态林。在幼林未成林前,如何迅速遏制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成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的新课题。近几年,我们在花岗岩风化地区的退耕造林地中间作栽培药用菊花获得成功,积累了林药间作的丰富经验,林药间作逐渐成为该区域退耕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新途径。

1杉木栽培

沿等高线水平方向带状栽植杉木,株距2m,行距3m,栽杉木1665株/hm2。挖穴规格30cm×30cm×40cm。杉木采用一年生健壮、无病虫害苗木,栽植深度以埋土线超过苗木原土印1~2cm为宜,踏实压紧,冬春抢墒造林,可免浇定根水。

2杉木林地菊花栽培技术

2.1苗木繁殖

苗木繁育采用扦插育苗,4~5月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新枝作插条。取其中段,剪成10~15cm的小段,用植物激素处理插条,然后将插条插入苗床,行距20~25cm,株距6~7cm,压实浇水,约20d即可发根,每隔1个月追施1次人畜粪水,苗高20cm时即出圃移栽。菊花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根茎部分在气温<-24℃时不会冻死,而且春季发芽特别早,所以育苗利用它的这一特点,往年的老蔸在春季发芽长出枝条到50~60cm时,剪下嫩枝条进行扦插。一般1个老蔸发芽的新枝条可扦插繁殖30~50株幼苗,当年扦插,当年移栽。

2.2整地

在退耕造林地中间作菊花,采用边整地边栽植的方法。一是沿等高线水平方向放线,行距40cm,株距20cm,杉木幼林每个行间栽植菊花7行,两边距带状杉木各30cm。菊花移栽前即放线时一并清除杂草。挖穴规格6cm×6cm×6cm。

2.3移栽

扦插苗于5~6月移栽。选阴天或雨后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每穴栽1株,栽后覆土压紧,抢墒定植,可免浇定根水。

2.4田间管理

2.4.1除草。菊苗移栽成活后,到现蕾前要进行4~5次除草。每次除草宜浅不宜深,同时要进行培土,防止菊苗倒伏。2.4.2追肥。菊花喜肥,结合整地施用腐熟厩肥30~37.5t/hm2,或饼肥1500kg/hm2作基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应进行3~5次追肥。第一次菊花栽种后即施入作为活苗肥,其他次结合摘顶后进行。每次1500~2250kg/hm2人粪尿对水稀施,并可适当加施尿素,按100kg人粪尿配施0.5kg尿素;第二次在植株分枝时,方施饼肥、人粪尿;8月底至9月初菊花孕蕾时第三次追施15t/hm2家畜粪或氮、磷、钾复合肥375kg/hm2;10月现蕾时以磷、钾为主施1次叶面肥。

2.4.3摘蕾。菊花分枝后,在小满前后,当苗高25cm时,进行第一次摘心,选晴天摘去顶心1~2cm,以后每隔半个月摘心1次,在大暑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花头变得细小,影响菊花的产量和质量。

2.4.4病虫害防治。菊花主要病虫害:病害以叶枯病、根腐病、霜霉病、褐斑病等为主,虫害以菊蚜虫、蛴螬、地老虎等为主。在多雨季节,菊花易发生全株叶片枯萎,根系霉烂,并有根际线虫,严重影响菊花的生长。防治方法:移栽前用呋喃丹处理菊苗和栽种穴,可避免烂根;另外,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雨季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其他病虫害按常规方法处理。

2.5采收加工

一般于霜降至立冬采收。以花心散开2/3时为采收适期。采收菊花选择晴天,采收后及时加工,防止腐烂、变色。

2.5.1采收。采收时期10月下旬至11月底。当菊花植株顶部头状花序的中心小花70%散开时,开始采收花朵。选择晴天露水干后采收,不采露水花和雨水花。我地一般分3次。第一次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称头花,之后每隔6~7d将达标花采下,直至采摘完毕。采花时将好花、次花分开放置,注意保持花形完整,剔除泥花、虫花、病花,不夹带杂物。采用清洁、通风良好的竹编、筐篓等容器盛装鲜花,采收后及时运抵干制加工场所,保持环境清洁,防止菊花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2.5.2干制加工。加工场所应宽敞、干净、无污染源,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要有阻止家禽、家畜及宠物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允许使用竹子、藤条、无异味木材等天然材料和不锈钢、铁制材料、食品级塑料制成的器具和工具,所有器具清洗干净后使用。塑料器具不能在烘制加工时使用。加工过程中保持菊花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加工、包装场所不宜吸烟和随地吐痰。加工干制采用天然、机械等物理方法,不得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化学添加剂,不得用硫磺薰制。

3小结

(1)菊花根系特别发达且分蘖能力强,植株生长快,在退耕造林地栽植后能迅速覆盖造林地行间空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菊花栽植后当年即可受益,年产干花3~3.75t/hm2,年产值可达6万元/hm2以上,其中茶厂加工3~3.75t/hm2干菊花的费用在2万元/hm2左右。

(2)通过实施杉木—菊花间作模式,一是使退耕未成林地的行间空地得以快速覆盖,弃产的菊花植株每年萌发,可以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二是通过对间作菊花的田间管理,对未成林地起到以耕代抚和施肥的作用,促进了林木的生长;三是菊花的加工时节刚好是茶叶加工器械的空闲季节,有效地提高了茶叶加工器械的利用率,同时也给退耕农民提供了大量的新的就业机会;四是通过林药间作,增加了退耕农民的直接收入,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达到了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的,切实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