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期稻瘟病、稻螟的防治

发布日期:2019-08-23 06:22

水稻苗期以防治稻瘟病、稻螟为主,兼治立枯病、恶苗病等。药剂防治重点抓保苗、保叶,实施“包带治”的措施,尽可能应用药剂混配和病虫兼治,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防治稻瘟病,“包”,防治苗叶瘟,除用“强氯精”等药液浸种(可兼治恶苗病、黑粉病等)外,推荐使用旱育秧或水育秧种衣剂对稻种包衣,手式或机械包衣,照常规方法浸种催芽播种,可兼治苗期立枯病、青枯病引起的“死苗”。“带”,即秧苗带药移栽,防治本田“叶瘟”。在秧苗移栽前3-5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75公斤,叶面喷雾,喷药后带药移栽,或在移栽前用三环唑浸秧,药液750倍,浸秧把后堆半小时移栽。

防治稻螟:泸水县常见的螟虫有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这三种螟虫混合发生,以二化螟为主,部分田块有三化螟的危害。二花螟和大螟以幼虫在稻桩、稻草、小麦、玉米和茭白等寄主残株及杂草根际、土隙内越冬,三化螟以老、熟幼虫只在稻桩和稻基部茎秆内越冬。二化螟在泸水县一年发生2-3代,第1代危害秧苗和早栽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第2代危害本田水稻,造成枯鞘、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今年,水稻螟虫越冬基数较大,防治第2代二化螟应以“秧田期”为重点,兼取“狠治一代、挑治二代”“压一控二”的策略,兼治三化螟和大螟等。常年在5月上中旬施药防治;在秧田防治不及时的稻区,还应注意本田期第一代二化螟的防治,防治指标以枯鞘率达5%左右进行。主要药剂可选用25%杀虫双水剂,bt乳剂、90%杀蝉原粉或80%比双灵等,每亩兑水50公斤,常规喷雾或机动喷雾,施药后,注意维持田间水层3-5天,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