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光温室大棚只有6分地,今年第一茬‘布利塔’紫茄就为我增收近2万元,比起普通种植,赚钱更快,而且少操好多心。”11月27日,京山县新市镇赵畈村蔬菜专业户张成斌在第二茬开花吐蕊的‘布利塔’紫茄园里,喜滋滋地告诉周边村镇前来“取经”的菜农。
张成斌所在的赵畈村是京山县蔬菜生产专业村。以前种植蔬菜,虽然是按照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流程进行的,但是菜农还是按传统的手挖、肩挑、粗管、愁卖的方式进行,而且种植技术落后,一年下来赚下的只是几个辛苦钱。“现在种植蔬菜,我们菜农可轻省多了,全部采用日光温室大棚生产,蔬菜所需的肥、水、药等物质由地下滴灌系统施入;采收季节,蔬菜商贩会上门收购,而且价格比常规种植的高两成。”张成斌边走边向参观人群介绍。
“这个基地我们是按照改进后的山东寿光冬暖式温室大棚生产模式,全部栽培国外进口的“耐莫利特”西红柿、‘布利塔’紫茄等优良品种,这叫好‘好马配好鞍’”。组织菜农参观的县蔬菜生产办公室主任李道祥在一旁补充道。
据县农业局局长李明佳介绍,这种蔬菜种植模式农业部门将在全县有积极性的蔬菜基地推广,一次定植周年生产,省工省力,蔬菜品质、产量和效益将大幅度提高。无公害生产技术使菜农每亩每年收益由原来的8000元提高到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