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9-08-21 11:06

小麦赤霉病俗称红头麦,是典型的气候型流行病,赤霉病对小麦的危害除了减少产量、降低品质外,赤霉病的病粒中含有止呕毒素和类雌性毒素等有毒物质,人吃了病粒超过4%的面粉后会引起头晕、发热、呕吐和腹泻等中毒症状,并造成肝、脾肿大;牲畜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现象。

危害特点

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按感病时期和表现症状不同可分为苗枯、茎基腐、杆腐和穗腐,但在我县以中后期侵染茎秆和穗部引起的杆腐和穗腐最为常见,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穗腐。杆腐,多发生在穗部以下1-3节的叶鞘及节部,初发病时叶鞘上出现淡褐色病斑,节间变褐,严重时产生粉红色霉层,发病节以上茎秆及叶片枯黄,形成枯白穗。穗腐,发病初期在小穗颖壳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步扩展到整个小穗,使之变成黄褐色或青枯状。田间湿度大时,发病小穗基部或颖壳接缝处长出红色或粉红色霉层,因而得名赤霉病。若穗轴或穗梗受侵染则其上部半穗或穗码枯白,形成枯白穗。病粒枯白、皱缩、胚部紫红色,病粒含多种真菌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病粒率超过4%时不能食用。

发生规律

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在土表的小麦杆、玉米秸等作物病残体上越冬和越夏。春季经气流和雨水传播到小麦穗部,由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引起发病,以抽穗至杨花末期侵染为主。目前种植的小麦品种大都不抗赤霉病,但品种间耐病性确实存在着较大差异。赤霉病能否流行,关键看生育期与气候的吻合程度。温暖、潮湿的环境是赤霉病菌生长、发育、繁殖和侵染的最有利条件。凡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麦田、或者氮肥施用量过大,植株过于茂盛,通风不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阴雨天气,极易引起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调查要点

防治小麦赤霉病以预防为主。在赤霉病常发区,小麦穗扬花率达10-15%时进行喷药预防;在我县应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加强对小麦赤霉病的监测和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如果监测到个别小穗发病,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就要立即抢在雨前喷药预防,如遇连阴雨时间长的年份应抢在雨间隙及时用药。

防治技术

(1)选用抗耐病品种。

(2)药剂防治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0克或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50-70公斤喷雾。遇雨抢间隙用药,必要时,间隔7天再用药一次。

(3)防止储粮霉变清除小麦病秕粒,晒干入仓,防止贮存期间病菌进一步污染麦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