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莓蚜虫为突破口,提升草莓产质量

发布日期:2019-08-19 12:39

一、危害特点

对设施大棚草莓产生危害的蚜虫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有桃蚜、棉蚜和马铃薯长管蚜。棉蚜1年繁殖20-30代,桃蚜1年繁殖10代,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繁殖速度快,危害严重。秋末,随温度降低,叶片枯萎,翅蚜就会迁移到附近植株的老茎或枯叶下产卵越冬或直接在草莓茎和老叶下产卵越冬。蚜虫可以在草莓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以产生危害,其中以初夏和初秋的危害程度最为严重。蚜虫会群居在嫩叶的背面和叶柄上吸食汁液,造成嫩叶萎缩畸形。同时,蚜虫所排出的蜜露会覆盖在叶面上,影响叶子的光合作用,此外,蚂蚁以蚜虫的蜜露为食,因此,当看到植株附近蚂蚁较多时,则可以判断该地区蚜虫危害比较严重。蚜虫还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其传播病毒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自身对植株所造成的危害,因此,一定要做好设施大棚草莓蚜虫的防治工作。

二、防控对策

首先,及时摘除被蚜虫危害过的叶子,做好大棚内的中耕除草工作,清理田园,减少蚜虫越冬的场所和虫源的数量;其次,在设施大棚内放入七星瓢虫、食蚜蝇和草蛉等蚜虫的天敌,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再次,在苗期应该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减少蚜虫病毒病的传播;最后,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可以选择使用50%的敌敌畏溶液1000倍,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辟蚜雾2500-3000倍掖,每隔五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