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期持续高温干旱,我县旱土作物受灾严重,造成部分农民放弃防治旱土作物,导致我县扶桑绵粉蚧扩展蔓延,加之近期降雨降温有助于扶桑绵粉蚧繁殖为害。据联系点监测:我县已明显发生粉蚧危害的面积达690亩,疫区受害作物达20余种,受害严重的有茄科、瓜类和叶菜类等,一般有虫株率3-15%,高50%以上,平均百株茄子有虫1000-3000头,高1万以上;平均每平方杂草有成虫50-150头、有若虫100-310头;目前,该虫处于若虫盛发高峰,虫口数量增长极快,为害迅速加重,不少茄科、瓜类甚至花卉苗木已出现灾情。为有效遏制扶桑绵粉蚧扩散、蔓延和危害,做到发现“一片”,防控“一片”,封锁“一片”,特请各乡镇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力抓好秋季扶桑绵粉蚧的防控工作。
1、进一步强化虫情监测,及时做好预报预警和封锁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和挖除烧毁。
2、抓好农业、物理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
(1)疫区严控种植适宜寄主植物。我县洪桥、双桥、归阳、粮市、河洲、风石堰和白地市镇等7个镇30多个村已有明显发生,建议停止种植棉花特适宜寄主,避免加大繁殖危害。
(2)加强调运检疫和种苗检疫。对疫区输出的扶桑绵粉蚧寄主植株、枝叶及其产品(包括蔬菜、花卉苗木和烟叶等),应加强检验检查,严肃调运检疫签证工作,控制人为传播扩散,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3)组织寄主挖除、集中烧毁。对零星发生的丘块,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挖除、烧毁工作,并及时铲除寄主田内外杂草。
(4)秋季耕作整地时注意消灭蚂蚁群,以减少传播危害。
3、及早进行化学防治。
目前防控效果较好的药剂主要有毒死蜱、吡虫啉、丙溴磷、灭多威、噻嗪酮和速扑杀等。建议对发生面积较大或呈现辐射扩散的丘块进行化学防治,最好实行统防统治,在对作物进行喷药的同时,对田间、沟边路边的其它植被也要同时喷药防治,7天重复喷洒一次,连续2~3次;一般每亩用40%毒死蜱100-120毫升对水50-60公斤细点均匀喷雾,对发生严重的地方要向土壤施药,使药剂能够渗入到根部,以消灭地下种群,在安全期内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在植物根部环状开沟后施入,覆土并灌足水,或根部浇灌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