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生产中,常出现早衰、空秆、倒伏、缺粒现象,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很大影响,减少了农民的收益。了解出现这四种现象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以减少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介绍一下玉米“四防”田间管理技术。
1、防早衰:玉米早衰俗称“返秆”,是指玉米在灌浆乳熟阶段叶片枯萎黄化、果穗包叶松散下垂、茎秆基部变软易折、百粒重降低的减产现象。
玉米早衰的防治技术:施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生物
固氮能力,提倡分次施肥在玉米需肥高峰前追施化肥,合理密植,保证单株足够的营养面积,肥力低的地块种植玉米品种密度的下限,肥力高的地块种植玉米品种密度的上限。孕穗灌浆期高温干旱缺水,要及时浇水,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防治。若出现早衰趋势或叶片落黄,可以喷施叶面肥,延长叶片功能期,使成熟期尽可能不提前。
2、防空秆: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而未结籽粒。空秆现象发生比较普遍,一般种植地在2%以上,有的达到20%—30%。
玉米空秆的防治技术:选用优良玉米品种: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地力合理留苗,平展型品种宜稀,紧凑型玉米宜密,地力好的密一些,地力差的稀一些;采用大小垄种植,有利于群体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果穗营养,降低空秆率;加强肥水管理,拔节孕穗阶段及时追肥,玉米抽雄前15天对水敏感,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以促进果实发育,缩短雄雌花的间隔,利于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秆率。
3、防倒伏: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在玉米生长季节遇大风暴雨,易发生倒伏。
玉米倒伏防治技术:选择植株稍矮的抗倒伏玉米品种,合理密植,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尽量不要超过品种推荐种植密度的上限;苗期势旺的地块适当蹲苗,使根系下扎,提高抗倒伏能力;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施用,缺钾的地块注意增施钾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在植株株高密度大的地块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降低株高,一般在玉米7—11片叶喷洒。可缩短节间,降低穗位,增强抗倒伏能力。如喷施矮王335等。对已经时入灌浆期而又发生根倒伏的玉米田,因雌穗已经发育,可不扶植,任其慢慢恢复生长,上部的绿色部分仍可进行光和作用,供给穗部灌浆,硬扶反而会造成伤根影响生长,对于刚抽出花丝尚未授粉的倒伏地块,应立即于雨后进行扶直并培土,但要注意动作要轻,避免伤根,也可几株绑在一起形成三角形或四角形,以便进行正常授粉和灌浆。
4、防缺粒:玉米缺粒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有全穗一侧缺粒,穗间缺粒,顶端缺粒即秃尖等。以秃尖最为普遍。
选用优良品种:如银河32,银河33,先玉335等;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密度,使玉米个体得到良好的发育,减少秃尖的发生;加强肥水管理,做到平衡施肥,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证玉米在开花散粉或灌浆期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减少秃尖的发生;也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减少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