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主产区如何调整

发布日期:2019-08-13 23:58

原标题:主产区如何调整

内蒙古

用地养地结合建绿色非转基因大豆基地

大豆全产业链信息预警省级分析师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站包立华

内蒙古大豆主产区是我国发展绿色、有机大豆种植的优势区域。按照“转方式,调结构”要求,内蒙古确定大豆产业发展理念为:在主推品种上,稳定高油大豆面积,逐步向高蛋白大豆等专用品种转变;在生产上,由普通大豆种植向非转基因、绿色、有机大豆生产转变;在种植模式上,由传统种植技术向绿色可持续增产增效配套技术模式转变;在销售方式上,由传统的销售模式向现代营销方式转变,搭建电商平台,由原粮销售向产品供应转变。

在发展措施上注重: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轮作结构,实行玉米—大豆轮(间)作、玉米—杂豆轮(间)作或小麦—大豆—马铃薯轮作等生态友好型耕作制度。逐步恢复大豆面积提升产量品质,结合开展“粮豆轮作”,适当恢复大豆种植面积。稳定油用大豆、增加食用大豆面积,根据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大豆市场供求现状,主产区在稳定油用大豆面积的同时,扩大高蛋白食用大豆种植面积。加快推进技术集成与创新,加大高产创建的实施力度,着力推进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成立大豆产业联盟,实现资源、信息等共享,增强国内大豆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

辽宁

多种符合市场需求和深加工需要的品种

大豆全产业链信息预警省级分析师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王彪辽宁12316金农热线胡莹莹

近年来,受种植效益比下降影响,辽宁省大豆生产面积总体上呈现递减趋势。全省大豆种植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主要用于食用消费,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省内自产大豆外销流通比重较小。

保证大豆生产,建议:一是完善政策保险及基础设施建设。辽宁的大豆生产抗自然灾害和不良气候的能力较弱,农户期盼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政策,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应加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力度,确保旱涝保收。二是加大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提高科技贡献能力。帮助农民引进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高产、稳产、抗病虫害的优良大豆品种,改变大多数农户自留豆种使用的不良习惯,多种植符合市场需求和深加工需要的高附加值品种。三是继续落实好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让种植户真正得到实惠,提高种植积极性。

吉林

加强科技创新转化挖掘增产潜力

大豆全产业链信息预警省级分析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舒坤良杨双

近年来,吉林省大豆面积不断萎缩,已从2005年的757.5万亩持续下滑至2015年的252万亩。除价格因素外,单产水平徘徊不前是导致大豆产业快速萎缩的关键因素之一。亟需加强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不断挖掘大豆增产潜力。

加强高产大豆品种的研发创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种植的“杂交豆1号”单产曾达到10671斤/公顷。按照大豆目标价格计算,其每亩纯收入将远远高于玉米。但是,由于该品种制种成本过高,严重限制了其推广使用。建议国家加大专项科技投入,快速攻克技术难题。

加强高产品种配套的密植技术研究。可把大豆种植密度增加到25万株/公顷以上,亟需开展以下研究:第一,选育出耐密新品种。第二,研制适于密植的播种机具,推广窄行密植和大垅双行密植。第三,研究适用于大豆密植的除草技术。

加强农技推广能力建设,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从目前全省大豆主推品种如“吉育86”等的选育报告来看,其单产都在6000~8000斤/公顷,远高于吉林省当前大豆实际单产水平。亟需提高农技推广能力建设,强化对豆农的培训力度,加快优良大豆品种及其配套密植技术的转化推广。

黑龙江

全产业链调整促进大豆就地深加工

大豆全产业链信息预警省级分析师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杜宇

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近年来由于种植大豆的比较效益较低,大豆产业日渐式微。建议从鼓励大豆种植、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促进大豆就地加工等方面着手振兴大豆产业。

提高补贴鼓励大豆种植。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为2.4元/斤,黑龙江省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执行标准为60.5元/亩,2015年大豆目标价格仍然为2.4元/斤,农民反映补贴偏少,租地种植大豆不划算。建议适当提高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进一步缩小大豆与水稻、玉米的比较效益差距,促进大豆种植面积恢复。

因地制宜推广粮豆科学轮作。如果通过价格调控和种植补贴等方式使大豆、小麦单位收益比接近2∶1,大豆、玉米单位收益比接近3∶1,大豆、小麦种植面积有望恢复性增长。届时,在黑龙江省北部引导建立玉米—大豆—小麦和大豆—小麦—马铃薯等轮作体系,在黑龙江南部引导建立玉米—玉米—大豆轮作体系。

促进大豆加工业发展。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相对薄弱,需要从种植到仓储物流、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的全产业链进行调整,建议加大主产区大豆加工业扶持力度,引导农企合作,开发市场需求,创新大豆产品,树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品品牌,促进大豆就地深加工,全面提升国产大豆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