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长中后期白粉病防治要点

发布日期:2019-08-07 21:21

随着种植制度的改进和肥水条件的提高,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尤其是近年来白粉病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抗性逐渐增大,导致问题比较突出。

小麦白粉病集中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和茎秆。为害叶片时,初期是黄色的小点,而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病斑,表面出现白粉状霉层,后期变为灰白色或者浅褐色,表面出现很多黑色小点。一般叶片正面的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2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空气湿度越大越利于该病的发生。但是湿度过大或降雨过多会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和侵染,不利于病害的流行。另外,肥水条件好(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种植密度大的麦田发病严重。

对于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建议种植户用15%三唑酮或者12.5%烯唑醇或40%多。硫提前进行喷雾防治。其次是加强日常管理,小麦自生苗上的分生孢子是小麦秋苗的主要初侵染源,因此在麦播前要尽可能消灭自生麦苗,以减少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播种时合理密植,寿光地区的小麦播种量根据品种的不同,大约掌握在每亩15—18斤(晚播麦除外),不宜超过20斤;控制氮肥用量,适量增施磷钾肥,尤其是磷肥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