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色瓢虫属昆虫纲鞘翅目瓢甲科,多食性昆虫,是蚜虫、部分害螨、介壳虫的捕食性天敌,通过直接捕食,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异色瓢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天敌,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异色瓢虫防治蚜虫的优点:
1、食谱广泛。异色瓢虫对多种蚜虫、粉虱、介壳虫、叶螨及部分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
2、适应性强。抗水性好,适应多雨天气。
3、捕食量大。异色瓢虫一生可捕食蚜虫6000余头。
4、迁移力强。成虫单次可飞行距离40米,每天可主动飞行10千米。
5、繁殖力强。寿命约100天,单雌平均产卵量1000余粒。
异色瓢虫使用技术:
1、成虫
成虫的释放一般以傍晚为宜,因为此时气温较低,光线较暗,比较稳定,不易迁飞。对释放前的成虫进行24~48小时的饥饿处理,对于降低异色瓢虫的迁飞能力,提高异色瓢虫捕食量均有明显作用。一般瓢蚜比在200以上,则应补充瓢虫。瓢蚜比低于200则基本可以控制蚜虫为害。释放数目一般应达到每公顷3000~4000头。
2、蛹
一般应在蚜虫的高峰期前3~5天释放,释放时田间湿度在55%~85%为好。释放时,将包装有异色瓢虫蛹的包装物悬挂在植物中上部。其田间管理同成虫释放方法。释放后10天内不要进行耕作活动,以保证第一批卵的成活。
3、幼虫
一般于气温稳定在20~27℃、夜间气温不低于10℃时释放为好。释放时将放有幼虫的包装物悬挂于植物中上部。
4、卵
一般应在气温不低于20℃时释放为好。释放瓢蚜比应达到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