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高湿谨防草莓灰霉病

发布日期:2019-07-30 18:40

连续多日阴雨,造成了草莓日光温室内低温高湿环境,草莓种植户要谨防草莓灰霉病危害。

一、灰霉病的危害

灰霉病是草莓开花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保护地草莓发病尤为严重。因为灰霉病造成的烂果一般可减产10%~30%,重者50%以上,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

二、发病症状

灰霉病主要为叶片、花、果柄、花蕾和果实,以果实发病为主。

草莓花受害时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花瓣变成暗褐色,产生灰色霉层,草莓花药上水浸状,不能正常生长形成粉色无效花。叶受害时病菌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日系品种花果期果柄危害最为严重,病斑常环绕果柄蔓延到草莓果实萼片处透过萼片到果实,经常会看到草莓果柄枯死的情况。果柄开始发红、花托上形成浅红色斑块均为灰霉病前期表现。

三、发病规律

灰霉病是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病害。

灰霉病为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其次以菌核在病残体和病株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灌溉、种苗、农事操作等方式传播。在适温条件下,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可靠空气和病果互相接触传播。

影响灰霉病发病的因素:

1、品种本身的抗性。草莓品种间抗性差异不十分显著,但欧美品种一般抗性较强,日系品种较弱。

2、温度:病原菌生长温度为12~30℃,最适温度20~22℃。

3、湿度: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时易发病。湿度越大越易发病。

4、植株:植株弱易发病;种植密度过大易发病;花期易感病。

5、其他:连阴雨、放风不及时,幼苗徒长都易造成灰霉病的发生。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2、温度:依靠开闭风口来调整棚内温度,白天维持在26~28℃,夜间维持在6~8℃。

3、湿度:全棚覆盖地膜降低棚内湿度;花期和果期加大放风量,使棚内湿度降低至50%以下;浇水量控制在1.5~2立方米,浇水周期为5~7天。浇水时间选在上午9点~11点,浇水后注意排湿。

4、植株: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适当调整植株密度,及时摘除老、病、残叶,确保植株间通风透光,避免郁闭。高垄滴灌栽培比平畦大水漫灌的发病率低。避免过多的施入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提高植株抗性。

5、药剂防治:

用3000-5000倍的凯泽叶面喷施。晚上用腐霉利烟剂进行熏蒸。每个温室可放10%~15%的腐霉利烟剂4--5枚,烟片最好垫上干燥的方砖。熏蒸时注意密闭棚室,从棚内向门口依次点燃烟剂,放烟后关闭棚室4小时以上。

注意事项:避开花期,注意喷药后的温湿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