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灾后棉田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19-07-12 20:26

进入7月份以来,河南省连续降雨,而此时正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棉株受灾后,根系发育受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发育推迟,特别是长期阴雨寡照转晴后,棉株萎蔫,叶片发黄,蕾花大量脱落。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抢排积水,轻扶棉株。棉田淹水后,土壤碱化性质起了很大变化,棉花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释放有毒物质,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功能的发挥。因此,棉花受灾后抢排明水极为重要。要及时疏通深沟,滤出明水,降低地下水位。受大雨或大风袭击,导致棉株倒伏的,应采用人工将倒伏棉株向其反方向轻扶起来,且越早越好。

中耕除草,松土壅根。灾后及时中耕松土有利于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根据观察,灾后两次松土与未松土相比,新根早出、新叶早发3天--4天,单株果节、成铃分别比未松土多。因此,排水一周后进行深度5厘米--7厘米的浅中耕除草,一周后再进行12厘米--15厘米的第二次深中耕,并进行培土壅根,以防倒伏。

及时补肥。及时补肥是促进棉花恢复生机和提高产量的极好措施,受灾同度的棉田每亩施标准氮肥30公斤,磷肥20公斤,比未施肥的棉田根系多、株壮,花蕾量多,单株铃多且不易早衰,并且追两次比追一次效果好。若每4天连续3--4次用20%尿素+0.1%磷酸二氢钾或多元微肥叶面喷肥效果更好。

整枝打顶,因情化控。对蕾肥充足有疯长趋势的棉株应去掉叶枝和第一果枝下的主茎叶;对生长点已死的多头棉或赘芽丛生棉,根据棉花晚发的特点,应将打顶时间推迟10天左右。适时适量化控对棉花灾后恢复生长和增产作用很大,旺棉田每亩可用缩节胺1公斤--2公斤,对水25公斤--30公斤喷施,对花前主茎生长速度连续几天超过3厘米的徒长棉田化控时,要适当增加用药量,以便塑造株型,降低蕾铃脱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