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青枯病防控技术

发布日期:2019-07-12 03:35

马铃薯青枯病在大部份地区栽培均可发生,发病重的地块产量损失达50%左右,是一种毁灭性病害。青枯病不易控制,可经土壤传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方可收效。

1、病害症状。植株发病首先出现一个主茎或是一个分枝突然萎蔫青枯,其他茎叶正常生长,但不长也不会突然枯死。病菌先侵入的先凋萎,后侵入的后凋萎,最终全株枯死。病重的块茎,芽眼先发病,导致不能发芽,然后全块腐烂。

2、传病途径及发病条件。青枯病主要通过带病块茎、寄生植物和土壤传播。播种时带病种薯可通过切薯块的切刀传染给健康块茎。种植的病薯在植株生长的过程中根系互相接触,通过根部传病。中耕除草,浇水过程中土壤的病菌可通过水流,污染传病。但最关键的还是通过种薯传病,特别是潜伏状态的病薯,在低温情况下不表现任何病症,在日平均气温200C以上时即可发病,发病最适温度为300C。病菌可在土壤中生存一年以上,甚至更长。

3、防治方法。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①选育抗病品种,减轻为害,降低损失。②建立良种生产基地,利用脱毒的试管苗生产种薯,提供大田生产用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③采用小整薯播种,实行合理轮作,消灭田间杂草,浅松土,锄草做到不伤根部,实行合理轮作,减少根部传染机会。④要注重不从病区调种,严防病害扩大蔓延。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根菌灵500倍液兑水浇根,每株(塘)浇300—400ml,间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