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环腐病害防治

发布日期:2019-07-11 08:12

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轮腐病,俗称转圈烂、黄眼圈,是一种系统性病害。在整个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发生。1906年首先发现于德国,目前在欧洲、北美、南美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均有发生,是一种世界性的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在我国,此病于20世纪50年代在黑龙江最先发现,60年代在青海、北京等地发生。目前已遍及全国各马铃薯产区,其中以70年代前期为害最为猖獗。1972年内蒙古自治区22个旗县的调查,病株率一般在20%,重病地块减产达60%以上。此病不仅影响产量,还造成贮藏时的烂窖,影响块茎质量。

【马铃薯环腐病症状】

马铃薯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全株侵染。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

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

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

Clavibactermichigcrnensesubsp.sepedonicun称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属细菌。病原细菌在种薯中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后,一部分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发病。病菌通过切刀带菌传染。在

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助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病菌在土壤中仅能存活很短时间,土壤一般不传病,但在土壤中残存的病块茎和病残体内存活时间较长,地温在18—22℃时最适发病,地温超过31℃,高温干燥时发病受到抑制。常年连作地块,土质豁重,雨后易积水,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透性差,地下害虫为害严重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

2、建立无病留种田,尽可能采用整薯播种。有条件的最好与选育新品种结合起来,利用杂交实生苗,繁育无病种薯。

3、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壤土进行种植,合理密植,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病穴处撒生石灰消毒。

4、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5、种薯处理:播前淘汰病薯,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也可采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100kg种薯拌药210台切刀应用75%酒精消毒,切块后的种薯用新植霉素5000倍液或47%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或用50mg/kg硫酸铜稀释液浸泡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