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梅缩叶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2019-07-01 16:46

缩叶病为核果类果树常见病害,主要损害刚萌发的新梢嫩叶,使病梢肥肿扭曲,节间缩短,其上簇生病叶。叶片受害后皱缩扭曲,增厚质脆,初呈灰绿色至黄绿色,后变红色,最后黑枯脱落。幼果受害后呈斑块状隆起,初呈黄色,红色,后变褐色龟裂,导致早落。

病原为外子囊菌属真菌,病菌侵染的最低温度为7—10℃,最适宜温度为13—17℃,这是此病能在早春低温时发生的起因,超过30℃病菌则不能发育。

此病菌以子囊孢子及芽孢子在梅芽的鳞片和枝干上越冬,若早春低温、多雨则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导致发病严重。果园管理粗放,排水不良,施肥不足,树势瘦弱,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①及时喷药消灭越冬病原菌。当年春季曾发此病的果园,夏末秋初梅树初落叶时,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次,落叶后当梅芽已膨大、尚未开展前,向所有枝干喷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等量式波尔多液消毒杀菌1次。曾经严重发病的梅园,须延续2—3年进行秋冬喷药防治,能力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②摘除病枝叶。秋冬喷药预防后如仍有少量病枝叶涌现,应及时摘除,集中销毁。

③嫩梢期喷药杀菌。春梢嫩梢期联结防治果实黑星病、炭疽病喷布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④加强栽培管理。加强管理,开沟排水,增施肥料,加强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