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发布日期:2019-06-28 22:57

(1)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5月上旬-9中旬开展草地贪夜蛾、玉米叶螨、蚜虫、粘虫、棉铃虫、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等系统调查,结合气象条件预测病虫发生情况,对未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不进行防治,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适时、适量、对症防治。农药使用次数减少1次。

(2)种子二次包衣技术。选用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按照每亩10毫升种衣剂兑水100毫升,拌玉米种3-4kg比例进行了再包衣,防止种子带菌、土壤病菌和地下害虫危害。

(3)推广“一封一杀”技术。即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和苗后茎叶喷雾除草技术。玉米播后苗前,选择71%乙•莠•滴辛酯悬乳剂105毫升/亩(常量减30%)+农药减量助剂(激健)15毫升/亩封闭除草。玉米苗后茎叶喷雾防除:在玉米3-5叶期,单子叶杂草1.5-2.5叶期,双子叶杂草2-4叶期,可选择24%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70毫升/亩(常量减30%)+农药减量助剂(激健)15毫升/亩兑水喷雾防治。

(4)“一防两控”技术。在玉米抽雄期施药:选用25g/L溴氰菊酯10.5毫升/亩+20%唑螨酯悬浮剂7毫升/亩+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9毫升/亩+28%丙环·嘧菌酯悬浮剂28毫升/亩+农药减量助剂(激健)15毫升,或20%唑螨酯悬浮剂10毫升/亩+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10毫升/亩,或选用纳米农药(甲维盐+螺螨酯+啶虫脒)。混配后视病虫害发生情况喷雾防治玉米蚜虫、棉铃虫、粘虫、叶螨、大小斑病等病虫害。

(5)性诱剂、食诱剂、核多角体病毒等物理、生物防治粘虫、棉铃虫、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技术。在5-7月棉铃虫、粘虫、玉米螟成虫活动高峰前每2-3亩布置一台诱捕器,释放雌性成虫性信息素诱捕棉铃虫、粘虫、玉米螟的雄性成虫,降低害虫交配几率,减少田间产卵量,达到降低田间害虫虫口密度的目的。

(6)农药减量助剂技术。即在封闭除草、苗后茎叶喷雾除草、大喇叭口期防病虫的过程中农药按常规用量减量30%加农药减量助剂,在不影响防效的情况下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7)应用新型高效施药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技术。即在玉米茎叶喷雾除草、大喇叭口期防病虫的过程中使用拉杆式喷雾机或无人机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