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豇1号”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9-06-16 02:04

豇豆为豆科类,一年生草本植物。豇豆较耐热,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夏秋淡季上市的重要蔬菜之—。绿豇豆具有较强的地区消费习惯,是宁波等地主栽蔬菜,具有栽培历史长、面积大、范围广、品质优、消费量大的特点,由于不重视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致使其种性退化严重、产量不高不稳、品质变劣、抗性降低,而目前用于生产的长豇豆品种果荚浅绿,不适应消费习惯,这必将影响绿豇豆的生产和市场供应。为此,经过9年时间开展绿豇豆的新品种选育工作,并成功选育出适合生产和市场消费的一优两高绿豇豆新品种“绿豇1号”。

一、特征特性

“绿豇1号”属蔓性生长,以主蔓结荚为主,分枝较少,茎绿色较粗壮。叶为三出复叶、互生、叶色深绿。花为蝶形花,每公斤样品中,含维生素C2.08mg,含锌0.60mg。商品性佳,炒后色泽翠绿,质地脆嫩,风味好。对光照反应不敏感,抗逆性较强,适宜种植范围广。对白粉病、煤霉病的抗性较强。产量高,平均增幅10.9%,一般亩产2000kg左右。

二、栽培要点

1.整地施肥。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且在前两年内没有种过豆类蔬菜的菜地,中间开沟施入基肥,亩基肥用量为优质腐熟厩肥3000kg加复合肥25kg。保护地栽培的,基肥用量要适当减少,以免引起徒长,一般每亩基肥用量为优质腐熟厩肥2000kg加复合肥20kg。整地做畦,要求畦宽(连沟)1.5m,沟深0.3m,畦面平整。

2.播种育苗。长江流域春夏秋季均可栽培,4月上旬至7月下旬(当10cm最低土温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为最适播种期或定植期。既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亩用种量约为1.5kg,每畦种两行,穴距: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和延秋栽培的以25cm为宜,保护地早春促早栽培的以27.5—30.Ocm为宜,每穴定苗两株。直播的每穴点播3~4粒种子,播后覆盖细上1.5cm厚,镇压畦面,视土壤情况浇水,然后喷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防除杂草可用33%除草通乳油150—200ml/亩,加水40—50kg/亩,于播后苗前均匀地喷雾在土壤表面。

3.搭架整枝。当植株生长有5—6片叶时,就可搭架,以“人”字架为宜,架高2m左右,两根竹棒在离畦面120cm处交叉的搭架方式为佳,既有利于通风透光又便于采摘。及时引蔓上架,引蔓应选晴天午后进行。在生长前期抹去第1花序下的侧芽、侧枝,生长中期(主蔓长至架顶时)摘除顶端生长点,及时去除老、病、残叶片,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促进开花结果。

4.肥水管理。按照平衡施肥要求施肥,适时追施氮肥和钾肥。开花结荚前的营养生长期对肥水要求不高,开花结荚后要加强肥水。当第1花序坐荚后,每隔7—10天每亩施复合肥10—15kg1次,共施3—4次。同时结合喷药,用0.15%芸苔素20000倍液或0.2%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等进行叶面追肥。另外,应逐渐增加浇水次数和每次浇水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后期落花落荚。

5.病虫防治。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锈病和煤霉病等。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灌根,每隔7天1次,连灌两次,每次每穴用量0.25kg;白粉病和锈病,在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等农药防治:煤霉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喷雾。

主要虫害有豇豆荚螟、小地老虎和蚜虫等。除积极采取覆盖防虫网纱、频振杀虫灯诱杀害虫等措施外,要合理安全使用药剂防治,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豇豆荚螟可用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该农药具有安全间隔期短、成本低、防效高等特点),或52.25%农地乐1500倍液,或2.5%菜喜悬浮液1000-500倍液,或15%杜邦安打悬浮液3000~4000倍液等农药防治,喷药应在上午6—8点,对着盛开的花序喷药;小地老虎可用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等药剂灌根,每穴用量0.2kg。蚜虫可选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2000倍液,或1.8%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或10%高效灭百可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

6.嫩荚采收。“绿豇1号”一般在花谢后7~8天,当果荚饱满、组织脆实且不发白变软,籽粒未显露时为采收适期。初产期4—6敲天互采收1次,盛产期每隔1—2天采收1次。采收时要严防损伤花芽花序,避免引起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