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治番茄性溃疡病

发布日期:2019-06-13 04:39

【发病规律】病原细菌在种子内外和病残体上越季,成为下茬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原细菌在病田土壤中可随病残体存活2-3年。病土育苗,产生大量病苗。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菌种子、种苗、果实调运而实现。种子带菌率虽然甚低,但传病效率很高,由带菌种子造成远距离传病的实例,屡见不鲜。

病原细菌主要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从植株地上部分的微伤口和气孔侵入,还可从叶片和果实上的毛状体侵入。侵入后,通过输导组织在植株体内系统扩展,直至进入果实和种子。再侵染则通过风、雨、灌溉水、昆虫、农具和农事操作时人手传播。再侵染主要在茎、叶、果实等部位产生局部病斑。例如,风雨或喷灌时从病叶上滴下的带菌水滴污染果实,产生鸟眼状病斑。但通过分苗、移栽、整枝、绑蔓、摘心等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侵入,则仍产生系统侵染。

病地连作,使用带菌种子或秧苗,是溃疡病发生的主因。农事操作不当,造成较多伤口,加重发病。溃疡病病菌侵染番茄的温度范围为10℃-32℃,适温24℃-25℃,棚室温度不是限制因子。番茄生长期间灌水不当,大水漫灌或喷灌,环境高湿,结露时间加长,都有利于病害蔓延。

【防治方法】

1.实行检疫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种苗,在番茄生长期进行产地检疫,一旦发现病情,需及时铲除。

2.种子处理用1%盐酸液浸种5-10小时,或用1.05%次氯酸钠液浸种20-40分钟,浸种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稍晾干后催芽。高温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30分,或70℃干热72小时。

3.病地全面防治,尽早扑灭老病区实行综合防治,及早扑灭病情。病地换种非茄科作物3年以上,彻底棚室内外病株残体,田间茄科杂草。

苗床换用新土,在播前20天左右,将床土耙松,每平方米用40%甲醛溶液30毫升,加水3-4升,浇到苗床上,随后用塑料布覆盖5天,揭去塑料膜,将床土耙松,使药剂散发,半个月后再播种。苗床框架、覆盖物、架材、用具等皆用40%甲醛溶液30—50倍液浸泡或喷布消毒。

生长期间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灌药处理或埋生石灰覆土消毒。自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定期喷药防治,有效药剂可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粉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等。亦可用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药液灌根。还可喷布5%加瑞农粉尘剂,每次每667平方米喷1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