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党参根腐病

发布日期:2019-06-08 15:26

症状表现根腐病是党参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为害党参的根茎部和根部,多发生在两年生的植株。发病初期,党参近地面侧根和须根变褐,但地上部分症状表现不明显,只在晴天中午高温时段才略显萎蔫,早晚均能恢复。随病情发展,病株的根茎部逐渐成黄褐色至黑褐色凹陷溃烂。侧根和须根变成黑褐色,病株地上部茎叶逐渐变黄萎蔫,最后枯萎死亡。根据病株根部腐烂的速度,党参根腐病可分为:慢性型:须根、侧根出现暗褐色病斑,继而变黑腐烂。扩展到主根后,自下而上呈水渍状腐烂,病、健部交界处界限分明。腐烂部分解体消失,只剩下未腐烂的“半截参”。如发病早,则当年全部腐烂;如发病晚,第二年还可出苗,条件适宜时病部继续腐烂。地上部叶片由下向上变黄,最后全株枯死。急性型:发病时间多从6月中、下旬开始,一经感病,整株根系同时发病,半月后即全部烂掉。地上部叶片急性萎蔫,病株整株枯死。

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党参根腐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土壤中越冬的镰刀菌是新植党参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也可以菌丝体在已染病的党参根系组织中越冬,次年气温适宜时在病株上继续发展和为害。镰刀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长期腐生,借助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病菌通过党参根部伤口,或直接从根部的分枝裂缝处,或老化幼苗茎基部的裂口处侵入。地下害虫、线虫等为害造成伤口后,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党参根腐病在田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高峰期,8月中、下旬以后,随着天气转凉,病害的发展逐渐趋于缓慢。病害的发生流行程度与6-8月的土壤温、湿度密切相关,高温多雨、田间积水、藤蔓匍匐地面厚密,病害蔓延迅速、为害严重。一般地势低洼,土壤黏重,重茬地、种植密度大、田间积水、地下害虫多的地块及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实施轮作,合理密植,采用条播或高畦栽培。

控制土壤湿度,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防止种苗在贮运和移栽过程中造成伤口,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混配成200倍的药液,浸泡党参苗5分钟,晾1~2小时后移栽。

移栽时,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50g,掺拌细沙土15kg,混匀施入种植穴后,再行移栽。

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用生石灰处理病穴。同时喷淋或浇灌: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3%恶?甲(秀苗)水剂7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