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9-06-06 21:24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高温多雨天气容易发生,在苗期和分蘖期较易受害,秧苗叶片多表现叶枯症状。常见的白叶枯病症状有两种:

普通型:也称慢性型。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短条病斑,然后沿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向上、向下扩展蔓延,形成黄褐色长条病斑,最后粳稻上的病斑变为灰白色,籼稻上的病斑变为橙黄褐色,病斑边缘成不规则波纹状,病变部界限明显.

青枯型:亦称急性型。叶片上没有明显的病斑边缘,而是叶片失水青枯,且往往是全叶青枯,病部青灰色,叶片向内卷曲青枯,似螟虫为害状。早晨有露水或潮湿情况下,病部表面出现浅黄色带黏性露珠状菌脓,干燥后呈小颗粒状,易脱落。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病菌在病稻草、病谷和病稻茬,以及病杂草上越冬。第二年春耕播种时,这些病接触到水,放出大量的细菌,随水流扩散传播。带菌秧苗移栽后,在分蘖末期稻株抗病能力下降时,形成发病中心。借助灌溉水和风雨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蔓延。气温在26℃-30℃,相对湿度90%,多雨、少日照,风速大的气候条件,病害流行。偏施氮肥、长期漫灌、串灌,容易发病并且严重。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容易造成白叶枯病的暴发性流行。一般情况下籼稻发病重于粳稻;矮秆品种发病重于高秆窄叶型品种;不耐肥品种发病重于耐肥品种。水稻一生中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分蘖末期抗病力开始下降,孕穗阶段最易感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选用比较抗(耐)病的品种。2、种子要经过严格的精选和消毒。3、培育无病壮秧。选择无病源、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加强秧田水肥管理,培育健壮的秧苗。4、带病的稻草不能用作催芽垫铺或覆盖物,不能用来捆扎秧把。5、带病的秕谷壳、病稻草和草要经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回田。6、采用富含氮、磷、钾、腐殖酸,及硼、铜、锌、铁等多种微量复混的新型有机无机专用肥。这种复混肥既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肥要求,又能使稻苗稳生健长,提高抗逆能力。7、杜绝串灌和深水灌溉,提倡前水不见后水,浅水勤灌,湿润壮秆,够苗适时适度晒田。

药剂防治:发现发病中心要及时施药控制。每亩用25%叶枯宁可湿粉剂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变化,隔7天-10天再喷1次。

白叶枯病区在秧苗期间,一般是在长出3片-4片叶期和移栽前各喷1次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