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巧管理助水稻栽培高产

发布日期:2019-06-03 00:00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该种作物不仅能够食用,还能够用来酿酒、制糖等。另外,其稻壳、稻杆等也有很多用途。但在水稻栽培中要想收获高产量、高品质的水稻就要对其做好水分管理工作。

我国是一个可利用淡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农业大国,所以在农业灌溉用水上要学会根据作物需水要求对其进行灌溉,尽量做到用少量的水获得高产量、高品质的作物。对于水稻要把握好“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寸水促穗、湿润壮籽”的水分管理技巧,就能够获得高产量、高品质的水稻。该技巧能够促使水稻成活早、分蘖早,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植株综合抗性能力、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且提高水稻品质。另外,还能够节省灌溉用水,降低投入成本,增加收益。

(1)浅水插秧:为了避免水稻移栽时因倒苗和植株失水过多而出现萎蔫的现象,所以在移栽水稻时应该对田面保持一定的水层深度。至于水层的深度可以根据秧苗的大小来确定,水的适宜深度是栽秧后淹过植株的三分之一左右。

(2)寸水返青:为了防止水稻在返青时期(移栽后的7-8天)出现萎蔫现象,应该保持田面水层有3-3.5厘米左右的水为最佳。以防水分不足而影响水稻的生长。

(3)薄水分蘖:为了保证水稻返青后的分蘖时期,水稻能够早生快发,根系生长发达,植株生长健壮,应保持最佳的田间水层为1.5-2.0厘米左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温和泥温,增大昼夜温差,还能够使植株基部光照充足,给水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4)苗够晒田:为了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在分蘖达到预计目标有效穗的80%左右时就要撤水凉晒田,以便提高水稻的成穗率。

(5)寸水促穗:水稻需水量最大的阶段就是在水稻拔节后(有的品种拔节时)的幼穗分化期,这个阶段应避免缺水,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该时段的最佳田面水层应保持在2-3厘米左右。

(6)湿润壮籽:在水稻的灌浆阶段,为了防止水分过多,造成土壤氧气供应不足,降低根系活力,导致叶片早衰,影响千粒重的提高和稻米品质。应该采取间歇灌溉的方法,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以便增加千粒重和提高水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