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技术-渗灌技术

发布日期:2019-05-30 07:47

1.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地下水较深,地下水及土壤含盐量较低,灌溉水质较好,湿润土层透水性适中的地区。

2.操作步骤

(1)材料选择。一般干、支、斗三级宜用混凝土输配水管,而渗灌的湿润管道,可选用50~80毫米内径的水泥管、瓦管或10~20毫米的半硬质塑料管。

(2)瓦管制作。分机制管和手工制管两种。机制管原料用绵土和粘土各半;手工制管用纯粘土制作。机制管长80厘米,内径16厘米,外径20厘米。手工制管长33厘少,粗头外径22厘米,内径19厘米,细头外径18厘米,内径15厘米。一部制管机每天可制500节,折合400米;手工制管每人每天可制100节,折合33米。烧瓦管窑的规格为圆柱体,高3米,直径2.7米,形状和砖瓦窑一样,每窑可装瓦管800节,用800℃温度烧3~5天即可。

(3)渠道布置。渗灌田要求地面水平不留纵坡,渗灌田里设主渠、农渠、渗灌管道。主渠和农渠作供水渠道。渗灌管道与主渠、农渠接通,一个进水口可接一个或几个渗灌管道,管道末端设检查口。渗灌管道保持水平,以便使水量均匀。管距棉田为3.5米,麦田为4米。

(4)管道安装。进水口、检查口用1:5的水泥、沙浆、青砖砌成,要高出地面20厘米;设淤泥坑、滤网、盖板等。主渠、农渠和进水口连接处做小型进水闸门,以便自流灌溉。瓦管铺设时先在地面划好线,挖槽50厘米宽,70厘米深,槽底要平整夯实,瓦管安装必须水平,管顶离地面40~50厘米深,以防机耕时损坏管道。但过深时渗透力差,作物吸收水分困难。瓦管连接处用水泥或白灰沙浆密封严,两边填土捣实,防止瓦管移动。一亩地3.5米的管道间距需瓦管189米;4米的间距需瓦管167米。对于不同的作物,湿润管道的合理间距及埋深有差异。一般作物灌溉管道的间距,以2米左右为宜;埋深为0.5米左右。管道回填,瓦管铺好半个小时后进行回填。注意先填阴土,边填边踩,阴土填完后,在上面用水渗一次进行预沉。最后填完阳土,再用脚踩一次,达到上虚下实,不打乱土层。

(5)灌水方法。土壤含水量低于16%就要灌溉,灌一次水每亩地的地下管道可蓄水5立方米,20~30小时管道水渗完后再灌一次。1亩地用水10立方米,土壤含水量将处于最优状态。轮灌期春季15天灌一次,夏季10天灌水一次。还要因地因时制宜,根据作物生长不同时期的需水量而定。

3.注意事项

(1)管道埋设深度。主要决定于土壤性质、耕创情况及作物种类。适宜的埋设深度,应能使灌溉水借毛管作用计划湿润层得到充分湿润,特别是表层也达到足够的湿润,且深层渗漏最小。一般粘质土埋深大,砂质土较小其次埋设深度要深于深耕深度,且不致被农机具行走而压断,而且应在冻层以下。

(2)管道间距。管道间距应使两条管道的湿润曲线重合一部分,因此它主要决定于土壤性质和供水水头的大小。土壤颗粒越细,供水水头越大,灌水湿润范围越大,间距可大一些。反之,间距宜小些。有压管道间距可达5~8米,无压管道间距一般为1~3米。

(3)管道长度与坡度。有压管道的适宜长度,应按管道首尾两端土壤湿润均匀,而且渗漏损失较小作为确定依据。目前我国采用的管道长度一般为20~50米。管道坡度与管道长度及地面坡度有关,一般为0.001~0.005。

(4)管道的渗水量。管道适宜的单位长度渗水量与土壤性质有关,对重壤土以9~10升/小时米为宜,中、轻壤土以12~16升/小时米为宜,砂壤土以16~20升/小时米为宜。

(5)土壤性能。渗灌湿润表层土壤较差,对幼苗生长不利;在底土透水强的土壤上,容易产生深层渗漏,使水量损失多。

(6)适宜范围。地下暗管灌溉基本建设投资大,施工技术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