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9-05-27 11:19

立春之后,小麦的生长发育进入一个新阶段,田间管理进入关键时期。针对今年小麦苗质普遍较差的情况,春季麦田管理的总体要求是:分类指导,科学促控,精管细管,促弱转壮。主攻目标是:协调群体与个体、地上与地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确保小麦稳健生长,搭好丰产骨架。

1、施肥技术

根据苗情类型科学确定追肥时期,化肥品种,施用数量和追施方式。对亩群体不足45万的二、三类麦田,返青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促苗早长快发,争取部分春季分蘖成穗。对亩群体在50万以上的壮苗麦田,肥水管理适当后延,待基部第一、二节间定长时,重施拔节肥,浇足拔节水,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对单根独苗的弱苗麦田,返青期不追肥、不浇水,只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加快根系发育,促进苗情转化,起身期施肥浇水。追肥要开沟条施,严禁地表撒施。

2、浇水技术

因苗因地酌浇返青水,普浇拔节水,浇好孕穗水。返青期土壤含水量不足17%或亩群体不足45万的麦田,结合追肥及时浇水。拔节期要结合追肥,普遍浇水。孕穗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的敏感期,要千方百计浇好孕穗水。返青水以地温上升到5度以上时浇灌为宜,孕穗水旗叶露尖时浇最好。要浅水细浇,浇透浇匀,切忌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淤苗、淹苗。

3、中耕技术

早春中耕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根系发育。各类麦田返青时期都应进行中耕。晚播弱苗麦田要浅中耕,个别有旺长趋势的麦田适当深中耕。拔节前力争中耕2—3遍。

春季镇压可压碎坷垃,破除板结,有利于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对整地粗放坷垃多、旱地麦田和有旺长趋势的麦田都要进行镇压。镇压要和中耕结合起来,一般是先镇压后中耕,以达到上虚下实、提墒保墒增温的作用。

4、病虫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依据病虫趋势预报,重点搞好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纹枯病、吸浆虫、麦蜘蛛、麦蚜、锈病、白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根据病虫草害的种类、数量和发展趋势,科学确定防治药剂,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安全农药,严禁喷施剧毒或高残留农药。纹枯病的防治:当麦田病株率达到5%时,每亩用12.5%禾果利15~20克加水50~60公斤,对准麦苗茎基部喷洒,15天一次,连用两次。吸浆虫的防治:当小麦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地表活动时,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公斤/亩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于地表。麦蜘蛛的防治:麦圆蜘蛛市尺单行虫量达200头或麦长腿蜘蛛市尺单行虫量达100头时,每亩用1.8%虫螨克乳油6~8毫升加水50公斤叶面喷洒。小麦抽穗前,白粉病病株率达15%或病叶率达5%;条锈病病叶率达0.5~1%;叶锈病病叶率达1%;叶枯病病叶率1%时,都要及时防治,每亩用12.5%禾果利20克或20%三唑酮乳油50~70毫升,加水50公斤叶面喷洒。

5、化学除草技术

草害严重的麦田,于拔节前温度上升到10度时进行化除。以米蒿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用苯磺隆或噻磺隆系列除草剂进行防治:对以野燕麦等单子叶为主的地块,用骠马乳剂喷雾防治。对已开始拔节的麦田要慎用化学除草,以免遭受药害,可采用中耕和人工拔除。

6、化学调控技术

返青期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进行化学调控,起身期每亩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30公斤,或用20%壮丰安乳剂30~40毫升,兑水25~3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实行化控,增强植株抗倒、抗逆能力。喷洒时要注意喷洒均匀,严防重喷和漏喷。

7、防晚霜冻技术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晚霜冻发生的几率较高,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果有强降温过程,要在霜冻来临之前及时进行灌水,以提高近地面和叶面附近的温度,减轻或防止晚霜冻害。对于已发生霜冻的麦田,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喷洒生长素等补救措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