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番茄高密度强矮化栽培

发布日期:2019-05-27 02:35

采用早春大棚番茄高密度矮化栽培技术,比常规栽培提前上市7~10天,产量提高20%以上,产值增加25%以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选用适宜品种:金鹏1号、大唐国翠等,其均具有抗病丰产,中早熟,生长势强,坐果均匀、连续,果大而圆,近粉红色的特点,适宜早春大棚保护地栽培。

培育壮苗:采用温室育苗,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75克,12月上中旬播种,2叶1心分苗。播种至齐苗宜保持较高温度,白天气温保持25~30℃,夜间18℃左右;齐苗至分苗,白天气温保持20~25℃,夜间12~15℃;分苗至定植,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6~18℃;缓苗后保持白天20~25℃,夜间12~14℃。定植前5天,低温炼苗,保持白天20~22℃,夜间8~10℃。壮苗标准:苗龄45~55天,苗高25厘米,茎粗0.5~0.6厘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节间短,上部叶片浓绿,下部叶片基部茎杆发紫色,5~6片真叶,无病虫害,60%以上已显花蕾。

定植:定植期在3月上中旬,可采用大行距小株距较密植栽培,每667平方米定植4000~4500株,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优质圈肥10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三元复合肥100千克(N、P、K含量各15%)。结合深翻地与土混匀,做成80厘米宽、10厘米高的小高畦,畦间道沟宽50厘米。再用90~100厘米宽地膜覆盖(也可先定植,缓苗后再覆膜),定植后随即浇透水或随定植随浇水。若气温偏低,可临时搭小拱棚保温。

定植后管理:①棚温放通风。定植后5~7天,以保温、增温为主,不通风或少通风,白天最高温度可达30~35℃。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2℃,夜间10~15℃。花期白天22~28℃,夜间18~20℃;坐果后,白天上午26~32℃,下午22~26℃,夜间15~20℃,并随外界气温增高,白天逐渐通小风过渡到夜间进行通风。②肥水管理。定植后浇水以浇透为原则,以后5~7天浇1次缓苗水,植株徒长和开花初期不浇水。至第1穗果直径4~5厘米,第2穗果已坐住时,浇3次催果水,同时追尿素50千克,肥水齐攻,催果壮秧。随着植株生长,着果增多增大,蒸腾量增大,应缩短浇水间隔天数和增大浇水量,隔水追肥,保持土壤见于见湿,以湿为主,一般5~7天浇水1次。采收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单果重及商品价值。③植株调整。采用4架单杆整枝方法,第2穗果以上留2片叶后摘心,只保留主轴,以集中更多的光合产物供果实生长。摘除全部叶腋内长出的侧枝,掌握在侧芽长到6~7厘米时摘除较为适宜,并要在晴天进行,以利伤口愈合,植株高度控制在50厘米以内。④生长素蘸花。当每穗有50%的花半开或刚开时,用2,4-D或防落素涂抹花柄,尽量不要涂在叶面上。坐果后,根据植株的长势适当疏化疏果,一般每穗各留果3~4个。⑤适时根外追肥。番茄生长中后期,可用0.3%磷酸二氢钾,或用施尔得液肥、K100有机肥300~500倍液叶面喷肥,7~10天1次,喷7~8次。⑥适时采收。及时采收食用期果实,使养分集中供应上部果穗,延长植株衰老。一般果实大部分转成粉红色时开始采收上市。

病害防治:以防治灰霉、叶霉病、病毒病为主,在综合防治各种病害的前提下,当上述三种病害发生时,可采用下列化学方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