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软腐病的治理

发布日期:2019-05-26 07:00

发病条件:由于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引起发病,所以任何能造成伤口以及影响伤口愈合速度的因素,都与此病的发生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1、白菜不同生育期的愈伤能力与发病的关系软腐病在田间多发生在白菜包心期以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白菜不同生育期的愈伤能力不同。苗期愈伤能力强,莲座期以后则减弱。白菜幼苗期受伤,伤口经3小时即开始木栓化,经24小时木栓化的,即可达到病菌不易侵入的程度,而莲座期以后,受伤12小时后才开始木栓化,需经72小时木栓化才能达到病菌不能侵染的程度。

白菜不同生育期的愈伤能力对湿度的反应也不同。幼苗期对湿度不敏感,在15℃和32℃下,伤口细胞木栓化的速度差异不大,而成株期的愈伤能力却对温度很敏感,在不同温度下,伤口木栓化的速度差异显著。26—32℃之间,经6小时伤口即开始木栓化,15—20℃则需12小时,7℃时需24—48小时,才能达到同等程度。

2、气候与发病的关系气候条件中以雨水与发病的关系最大。白菜包心以后多雨,往往发病严重。因为多雨易使叶片基部处于浸水和缺氧的状态,伤口不易愈和,又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多雨常使气温偏低,而低温下伤口更不易愈合。

3、白菜的伤口种类与发病的关系我国大多数地区以虫伤侵入为主。白菜生育后期植株上的伤口有自然裂口、虫伤、病伤和机械伤等4种,引起软腐病的伤口主要是叶柄上的自然裂口,尤其是纵向裂口,在久旱降雨后,病菌从这种裂口侵入,迅速发展,损失最大。

4、害虫与发病的关系害虫危害后造成许多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同时,有的害虫体内外携带病菌,是传播病害的媒介。例如黄条跳甲和菜蝽的成虫、菜粉蝶和猿叶虫的幼虫等的口腔和肠道内都有细菌存在。麻蝇、花蝇、芜菁叶蜂、小菜蛾等的体表也带有细菌。此外,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造成的伤口,也能导致发病。

5、栽培条件与发病的关系高畦栽培比平畦发病轻,因为高畦栽培可避免灌溉或雨水浸泡茎基部,不利于细菌的侵入,而有利于伤口愈合。同时高畦栽培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的生长势,提高抗病力。凡施用不腐熟的肥料,土质粘重,表土瘠薄,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大水漫灌,中耕时伤根以及植株生长衰弱等发病均较重。此外,与茄科和瓜类等蔬菜轮作,播种过早,发病亦较重。

6、品种与发病的关系从形态上的抗病性来看,在田间一般疏心直筒型品种比圆球型不容易发病,但在贮藏期间则相反。这是由于疏心直筒型白菜在田间外叶直立,通风良好,而圆球型品种在贮藏期堆放时,相互之间有空隙,利于通风。从本质上的抗病性来看,一般是青帮比白帮的发病轻。另外,晚熟种比早熟种抗病性强。抗病毒病和霜霉病的品种,也抗软腐病。

防治方法:防治白菜软腐病应以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和防治害虫为主,结合药剂防治,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选用抗病品种如天津绿、包头青、北京新一号、九杂九号、胶白八号、城阳青等。

2、加强栽培管理

(1)选择地势高燥、排灌良好的壤土、砂壤土种植秋菜,避免与茄科和瓜类等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豆类和葱蒜类等作物轮作。

(2)前茬早腾地,及时深翻晒土,可促进病残体腐解,减少菌源。

(3)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以利于排水防涝,减少发病,但盐碱地不宜采用。

(4)适期播种应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等考虑合适的播期。

(5)加强肥水管理白菜苗期缺水、缺肥,长势弱,后期多雨,叶柄上容易产生自然裂口。底肥足、早追肥,使幼苗生长旺盛,后期植株耐水、耐肥,自然裂口少,发病轻。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追肥要均匀,避免烧根、烧叶,严禁迎头泼粪肥。蹲苗时间不宜过长,蹲苗后的第二天水要及时跟上。莲座期以后不能缺水,要及时中耕以防止菜帮、根茎产生自然裂口,但不可大水漫灌。灌水前应拔除病株,并于病穴内撒消石灰或300倍福尔马林液进行灭菌。雨后要及时排水。封垄前的大雨或浇水常会冲刷根际土壤而使菜根外露,易引进发病,应及时培土保根。

3、及时防治害虫早期应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从幼虫期起应经常查虫,发现有黄条跳甲、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危害时,应立即喷药防治。

4、药剂防治应从莲座期开始,勤查田头,加强病情调查,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并用药液浇灌病株及其周围健株,防止病害蔓延。初发病期每隔7-10天喷一次药,连喷2-3次。常用药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20%龙克菌可湿性粉剂600倍、5%菌毒清水剂300倍、57.6%冠菌清干粒剂1000倍、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等,任选一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