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酸腐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19-05-24 05:57

一、葡萄酸腐病发病规律

酸腐病是真菌、细菌和醋蝇联合为害。严格讲,酸腐病不是真正的一次病害,应属于二次侵染病害。从国外有关资料上看,首先有伤口,从而成为真菌和细菌的存活和繁殖的初始因素,而后引诱醋蝇在伤口处产卵,醋蝇身体上有细菌存在,爬行、产卵的过程中传播细菌。醋蝇卵孵化、幼虫取食同时造成腐烂,之后醋蝇指数性增长,引起病害的流行。

引起酸腐病的真菌是酵母菌。空气中酵母菌普遍存在,并且它的存在被看作对环境非常有益,起重要作用。所以,发生酸腐病的病原之一的酵母菌的来源不是问题。

引起酸腐病的另一病原菌是醋酸菌。酵母把糖转化为乙醇,醋酸细菌把乙醇氧化为乙酸;乙酸的气味引诱醋蝇,醋蝇、蛆在取食过程中接触细菌,在醋蝇和蛆的体内和体外都有细菌存在,从而成为传播病原细菌的罪魁祸首。

醋蝇是酸腐病的传病介体。传播途径包括:外部(表皮)传播,即爬行、产卵过程中传播病菌;内部传播,病菌经过肠道后照样能成活,使醋蝇具有很强的传播病害的能力。

醋蝇属于果蝇属昆虫,据报道,世界上有1000种醋蝇,其中法国有30种,是酸腐病的传病介体。一头雌蝇1天产20粒卵(每头可以产卵400~900粒卵);一粒卵在24小时内就能孵化;蛆3天可以变成新一代成虫;由于繁殖速度快,醋蝇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能力非常强,一般1种农药连续施用1~2个月就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在我国,作为酸腐病介体醋蝇的种类及它们的生活史还不明确。

品种间的发病差异比较大,说明品种对病害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巨峰受害最为严重,其次为里扎马特、酿酒葡萄(如赤霞株),无核白(新疆)、白牛奶(张家口的怀来、涿鹿、宣化)等发生比较严重,红地球、龙眼、粉红亚都蜜等较抗病。不管品种如何,危害严重的果园,损失在30%~80%,甚至全军覆没。

品种的混合栽植,尤其是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混合种植,能增加酸腐病的发生。据作者观测和分析:酸腐病是成熟期病害,早熟品种的成熟和发病,为晚熟品种增加醋蝇基数和提高两种病原菌的菌势,从而导致晚熟品种酸腐病的大发生。

二、防治方法

2.1栽培措施:

尽量避免在同一果园种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增加果园的通透性(合理密植、合理叶幕系数等);葡萄的成熟期不能(或尽量避免)灌溉;合理施用或不要施用激素类药物,避免果皮伤害和裂果;避免果穗过紧(施用果穗拉长技术);合理施用肥料,尤其避免过量施用氮肥等。

2.2化学防治措施

成熟期的药剂防治是防治酸腐病的最为重要途径。根据法国的资料和我们近3年的农药筛选,施用80%必备和杀虫剂配合施用,是目前酸腐病的化学防治的唯一办法。自封穗期开始施用3次必备,10~15天1次,80%必备施用800倍液。杀虫剂应选择低毒、低残留、分解快的杀虫剂,这种杀虫剂要能与必备混合施用,并且1种杀虫剂只能施用1次。可以施用的杀虫剂有10%歼灭乳油(3000倍液)、40%辛硫磷(1000倍液)、80%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等。

发现酸腐病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剪除病果粒,用80%必备800倍液+10%歼灭3000倍液+50%灭蝇胺水可溶性粉剂2500倍液涮病果穗。对于套袋葡萄,处理果穗后套新袋,而后,整体果园立即喷1次触杀性杀虫剂。即使这样,也很难保证酸腐病不再发展。发现烂穗或果粒有伤口后,最好是先用80%敌敌畏500倍液喷葡萄行间的地面,待醋蝇完全死掉后,马上剪除烂穗或有伤口的穗,用塑料袋或桶接着,收集后带出田外,越远越好,挖坑深埋。剪烂穗要及时并且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