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虫害-直纹稻弄蝶

发布日期:2019-05-23 00:38

本害规律:

在我国从北到南一年发生1-8代,长城以南黄河以北3代,黄河以南

长江以北4-5代。成虫昼伏夜出,有弱趋光性。卵散产,以叶背近中脉处为多,1-2龄幼虫就开始在叶尖或叶缘结苞,在苞内取食。在水稻上4龄以上幼虫可将多张叶片缀

成大苞。幼虫老熟后则缀叶结苞化蛹。冬春气温过低,大发生前l个月雨日多,雨量大则有利于大发生。玉米围附近蜜源植物多,可诱集较多成虫飞至田内产卵,以及与棉花、芝麻、瓜类等作物交叉种植的玉米田发生较重。主要天敌有寄生蜂、寄蝇、步甲、瓢虫、胡蜂、寄生菌等。

特征描述:

成虫体长17-19毫米,前翅三角形而狭长,正面黑褐色,略带金黄光泽,有半透明白斑7-8枚,排成半环形,雌蝶后翅4枚白斑排成一直线,故名直纹稻弄蝶,雄蝶4枚白斑排列不大平直。卵半球形,卵径0.8~0.9毫米,初产卵淡灰色,后呈草绿色。幼虫5龄,体长27-38毫米,体圆筒形,中间粗大,略呈纺锤形。头部比胸部大,头内褐色,颅面中央有“W”形的淡褐色斑纹。体灰绿色,体背有宽而明显的深绿色背线,体背密布小疣状突起,体背各节后半部有4-5条横皱纹带。蛹体长22~24.5毫米,头平尾尖,近圆筒形,淡黄绿色至黄褐色,第五六节腹面各有一倒“八”字形纹,体表常被白粉,外包白色薄茧。

防治方法:①生物防治,在产卵期释放赤眼蜂,每公顷次30万头;或在卵孵

化期每公顷用Bt乳剂3000毫升,对水750升均匀喷雾。②化学防治,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