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过程中有哪些节水技术?

发布日期:2019-05-10 12:14

①翻耕节水。主要推广干耕干整技术,干耕干整是指对农田耕翻时不灌水,通过脱水耕翻干整,减少对水的消耗。干耕干整适应于实行冬闲的稻田,时间为晚稻收割后最适宜,此时气温尚高,田泥半干,时间较充裕,各方面适合农田冬翻和散土。经一个冬春的日晒雨淋和冻融交替,土壤松散,春耕时灌水,土壤呈融和状,一犁一耙即可插田,既减少一次犁耙工作量,又节省一次犁耙过程中水的消耗。据测算,春季只犁耙一次,亩可节约用水30立方米。

②育秧节水。很明显,旱育秧与抛秧比较水育秧,有明显的节水效果。据测算,传统水育秧的秧龄期一般为30—40天左右,每亩早稻秧约需耗水53—67立方米,每亩晚稻秧约需耗水270—400立方米。

③田间管理节水。主要是通过改变传统的串灌、漫灌与大水深灌等习惯性管水方式,推广干湿灌溉、浅湿灌溉、非充分灌溉、非饱和灌溉以及沟灌、管灌等新型灌溉技术。比如干湿灌溉的管水方法是每次灌水深3cm左右,待自然落干,田间初现白根,开细坼1mm宽左右,再灌水3cm,依此周而复始至收获。复水后田泥仍呈融和状,不硬田泥为灌水间隔时间的参考标准。

④免耕与稻草覆盖节水。对早稻实行浅蔸(齐泥)收割,之后不耕田迅速施肥,覆盖稻草,即插晚稻为免耕稻草覆盖(还田)节水技术。虽然插秧速度较慢,但节省了耕翻与平田时间,进度反而加快,同时节省了开支,这种方法尤其适应牛力缺乏的地方,推广这种技术的前提条件是确保田泥融和,据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在新化试验,早稻收割前,对照与试验区都灌水深3cm,收割后对照立即翻耕,再测水深,对照为0.6.cm,试验区为2.4cm,对照耕翻过程中耗水12立方米。由于稻草有降温抑蒸效果,在晚稻生长期间每亩还可节约灌溉水50—80立方米。

⑤晚稻留高桩冬作物直播节水。按常规于10月底进行绿肥、油菜、满园花等冬作直播,晚稻机收或人工留高桩。经鼎城、汉寿、资阳、华容、沅江等县(市区)观测,在冬干条件下,绿肥直播留高桩稻田的土壤含水量比常规收割稻田高3—7个百分点,且冬绿肥普遍生长良好,每亩单产比对照高700—900公斤。

⑥耕作改制节水。目前各地在种植结构调整中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旱作物下田,且已成为一种节水的重要方式。比如桂阳县2002年发展旱水轮作面积31.5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59.85%。第一季作物以烤烟为主,一般不要灌溉,降水用库塘蓄积,用于晚稻生产。由于减少早稻种植面积,共计节水8410万m3。部分地方则实现了作物安排与气候同步,表现为水旱轮作,即第1季作物种水稻,充分利用上半年丰富的降水资源。第2季作物种旱作物,与规律性旱期同步。这种种植方式可作为今后发展节水的主要措施。宁乡县土肥站进行“中糯304”玉米秋种试验示范,7月底至8月初播种,2002年灌水1次,灌水量每亩70立方米,较种晚稻节水80%左右,2003年遇特大干旱,灌水3次,灌水量210立方米,较种晚稻节水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