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的发生与防治,小麦锈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9-05-09 21:48

一、小麦锈病种类分条锈、叶锈、秆锈。主要的区别方法是:“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褐斑”。

二、发病的规律锈病病菌(主要是夏孢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小麦次生麦苗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以使秋苗发病。在天水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小麦锈病病菌既能越夏又能越冬。传播途径:一是春季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麦,病菌主要侵害就近的小麦根部叶片;二是从周围地区靠气流传来病菌使小麦发病。

小麦上部的叶片发病,主要是外来菌源的侵染。小麦锈病的发生与小麦品种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小麦优良品种的种植,随着种植年限的延伸而锈病生理小种的变化使该品种逐渐丧失抗锈性。因此,我们在小麦品种的种植上,要推广选用丰产抗锈的优良品种。小麦播种期迟早与锈病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经实地观察,冬小麦播种越早、秋苗发病越重。因此,提倡在当地适期范围内,适当晚播,减轻秋苗的发病程度。

小麦夏季收割时掉落在地里的籽粒长出的麦苗称为次生麦苗。次生麦苗上带有病菌,越夏后成为当地秋苗感病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收割小麦时要适时收割、减少小麦落粒。

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温有着一定的关系。春季气温回升早,抽穗前后气温高也给锈病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小麦锈病与降雨量有密切的关系。4~6月的降雨量多,特别是5~6月的降雨量较多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和蔓延。

三、防治方法选用抗病丰产品种,调节播期,药剂拌种,消灭次生麦苗,实施配方施肥。在作物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情监测,早发现早防治。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集中进行围歼,控制其蔓延。大田内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每亩可用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50毫升兑水进行均匀喷洒。重病田要进行二次喷药,提倡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