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9-05-01 14:45

“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打,开展“一喷三防”不仅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还能防治功能叶早衰,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减轻干热风和青枯的危害,对养根护叶、提高千粒重有显著作用。小麦生产后期进行“一喷三防”是提高粒重防止小麦早衰及高温灾害的有效措施。为夺取我区小春丰收,提出以下意见:

一、今年我区小麦穗期病虫发生情况和趋势

小麦穗期,小麦生长中心转移至穗部,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重要时期,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我区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有麦蚜、条锈、叶锈、白粉病、赤霉病等,为确保我区小麦生产安全,根据当前小麦病虫源调查基数、小麦长势、气象预报,结合历年资料,预报我区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综合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发生。

二、防治策略

“一喷三防”适期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防治四病三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吸浆虫、麦蜘蛛)为重点,兼治其它病虫害,防早衰、增粒重,夺取小麦丰产丰收。

三、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要点

“一喷三防”应采取综合作业,一喷多效,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混配剂施用。

(一)“一喷三防”技术原理

1、高效利用,养根护叶。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直接进行根外喷施,植株吸收快,养分损失少,肥料利用率高,健株效果好。可以快速高效起到养根护叶的作用。

2、改善条件,抗逆防衰。喷施“一喷三防”混配液可以增加麦田株间的空气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植株组织含水率,降低叶片蒸腾强度,提高植株保水能力,可以抵抗干热风危害,防止后期植株青枯早衰。

3、抗病防虫,减轻危害。叶面喷施杀菌剂,可以产生抑制性或抗性物质,阻止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原菌的侵入,抑制病害的发展蔓延,减少上述各种病害造成的损失。叶面喷施杀虫剂,农药迅速进入植株体内,可以通过蚜虫、吸浆虫等刺吸式害虫吸食植株或籽粒中的汁液,毒死害虫,有些农药同时对害虫有触杀和熏蒸作用,通过喷药直接杀死害虫,从而降低虫口密度或彻底消灭害虫,以防止或减轻害虫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损失。

4、延长灌浆,提高粒重。喷施植物生长调剂后,可以延缓根系衰老,促进根系活力,保持小麦灌浆期根系的吸收功能。减少叶片水分蒸发,避免干热风造成植株大量水分损失而形成青枯早衰。促使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延长叶片功能期,延缓植株衰老,促进叶片强光合作用,增强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化,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二)“一喷三防”技术措施

1、以防治锈病、白粉病,麦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克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克、5%吡虫啉乳油20毫升再加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雾,每次亩用量25公斤。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10%扬花)第一次喷药,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在第一次喷药5~7天后,第二次用药。

2、以防治赤霉病、麦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克、5%吡虫啉乳油20毫升再加再加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雾,每次亩用量25公斤。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10%扬花)第一次喷药,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在第一次喷药5~7天后,第二次用药。

3、以防治叶枯病、麦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克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克、5%吡虫啉乳油20毫升再加再加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雾,每次亩用量25公斤。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10%扬花)第一次喷药,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在第一次喷药5~7天后,第二次用药。

四、注意事项:

1、配制可湿性粉剂农药时,一定要先用少量水化开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

2、用药量要准确。根据亩用药量及用水量配制药液。配制采用标准计量器,切勿随意加药。

3、田间喷药要选在无露水情况下进行,严格农药操作规程以免不安全事故发生。

4、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