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发生严重,农友怎样防治有效?

发布日期:2019-05-01 00:53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传播范围广、传染性极强的土传真菌性病害,其大量发生可导致小麦穗粒减少,甚至减产绝产。

受暖冬影响,病害过冬指数较高,各麦区纹枯病的病情大多早于、重于往年。而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植株群体进一步增大,田间郁蔽程度逐渐提高,有利于纹枯病扩展加重,如不抓紧防控,恐将一发不可收拾。

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特点

纹枯病主要侵染小麦的叶鞘和茎秆,叶片很少发病,其发生一般包括5个阶段,几乎涵盖了小麦的一生。

冬前发病:主要集中在麦苗三叶期前后,接触土壤的叶鞘现灰褐色云纹病斑,严重时可影响新叶抽生而死苗。

越冬:外层病叶枯死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略有降低,部分病株带菌越冬,成为翌春早期发病的病原体。

春后复发:随着气温回升,麦苗进入返青拔节期,病情开始扩散,表现为叶鞘上病斑融合相连,但尚未侵入茎杆,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高峰期:拔节后期至孕穗期后,若病情未得到控制,会大量爆发。此期病菌的侵染范围不断扩大,可传染到茎秆,因节腔与茎秆上的病斑的扩大,常致使分蘖枯死。

稳定期:小麦在抽梢后,茎秆变硬,病菌拓展受阻,基本稳定。由于纹枯病的侵入十分霸道,受病组织的细胞会变形、变空;线粒体、叶绿体等解体或病变;输导组织受损,病麦多表现出枯孕穗或枯白穗。

当前小麦纹枯病防治建议

①加强田间管理,减轻病害的发生:春季麦田出现旱象时,要早浇、轻浇,应避免大水漫灌;若遇连续降雨,应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田间郁蔽,增強田间通风透光性能;避免重施、偏施氮肥。

特别是贪青的小麦田,一定要控制氮肥的施用,以免再次小麦

②抓住药剂防治关键期:2月底至3月上中旬小麦纹枯病开始纵向侵染,要及时用药防控,可选择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噻呋酰胺等,注意用足药量和水量,使药物顺利抵达小麦基部易发病部位,以提高防治效果,对于发病重的田块用药10天后补打一次。

③叶面追肥,抗病增产:小麦纹枯病造成减产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其侵染叶鞘、茎杆后阻碍了养分的产出和运输,因此可在用药时结合喷施99.7%高纯磷酸二氢钾(磷钾源库)等,来提升植株营养水平与抗病能力,减少病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拔节期开始喷施高纯磷酸二氢钾,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预防热干风的危害,并且能增强小麦茎秆韧度,减少小麦的倒伏,建议在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喷施1次,拔节期建议一亩地使用高纯磷酸二氢钾50-100克,孕穗期和灌浆期使用100-200克每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