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

发布日期:2019-04-24 06:16

小麦吸浆虫因地区及气候不同,发生期与当地主栽小麦品种的生育期一般是相一致的。其年生活史的发展变化大致归纳为下列几个阶段:

1、幼虫破茧活动期小麦拔节期,当春季气温开始转暖(10厘米地温高于10度时),又具有充足的土壤含水量(20%左右)条件下,处在圆茧休眠状态的越冬幼虫破茧而出,变为活动幼虫,随着气温的上升活动幼虫向土壤表层上升移动。一般3月中、下旬,小麦吸浆虫越冬幼虫进入破茧活动期。

2、化蛹期小麦开始孕穗,上升到土壤表层的幼虫又具有适宜的水湿条件就开始化蛹。小麦吸浆虫化蛹盛期在4月下旬,此时为撒毒土或毒砂的防治时机。

3、羽化产卵期小麦开始抽穗,土壤表层蛹即开始羽化,当天羽化后即开始交尾,开始在麦穗上产卵。其产卵历期为2~3天。一般在5月初即达羽化期。这个阶段所产的卵多属有效虫口,是造成小麦受害减产的主要虫源,必须及时喷药防治。

4、入侵为害期小麦扬花盛期和灌浆初期,小麦吸浆虫的卵经3-7天已孵化为幼虫,幼虫即从小穗内外颖壳侵入子房为害。幼虫的口器刺破种皮,吸食还在灌浆的麦粒,造成瘪粒减产。大约在颖壳内生活15-20天即老熟。

5、脱壳入土,越夏越冬。在颖壳内吃饱睡足的老熟幼虫,遇下雨或露水时,爬出颖壳或麦芒上,借风力落入土表,通过土缝潜入土中,经2-3天即开始结圆茧休眠,在土中越夏越冬,直至次年或若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