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亩产600kg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9-04-17 01:38

偃师市万亩小麦超高产样板田,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的核心组成部分。该项目设在翟镇镇,以二里头村为中心的10个行政村。实施五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11000亩小麦超高产样板田,1996-1999年平均亩产分别为520、543、555.6、609.1kg。2000年在小麦收获前,经全国小麦专家验收组田间测产验收,亩成穗49.8万,穗粒数32.6粒,千粒重44.0g,理论亩产为607.2kg;实打验收,平均亩产608.36kg。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地力概况

前茬均为玉米,一般亩产550kg以上。土质以壤土和粘壤土为主,土壤肥沃,灌排方便,以机井提灌为主,轮灌期5-7d,土壤有机质含量1.410%,全氮含量0.105%,五氧化二磷含量22.5mg/kg,氧化钾含量105.6mg/kg。

二、进用优良品种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在品种选用上,我们坚持四条标准,即高产潜力大,稳产性能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鉴于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选定以GS豫麦18一64和偃展1号为主导品种。

三、测土配方施肥

在种麦前,分区采土样150-200个进行化验,根据化验结果,拟订施肥技术规范:一是以培肥地力为主,重点抓了"秸还、重底、补钾,配微"八个字。二是以配方施肥为主,做到三个结合;氮、磷、钾大量元素和锌锰微量元素相结合;底肥、追肥每667m2施入粗肥2000-4000kg,纯氮11.0-12.5kg,五氧化二磷8.0-10.0kg,氧化钾10.0-12.0kg,硫酸锌、硫酸锰各1.5kg,采用粗肥和50%氮随秸秆掩底,磷、钾、锌、锰和50%氮在犁后撒垡头耙入。

四、狠抓播种基础

(一)深耕细耙,精细整地在样板田里,全部实行了机耕机耙,一般深耕23-27cm,机耙2-4遍,达到细碎平整,上虚下实,平整作畦,灌排畅顺。

(二)"三改"播种方法根据品种特性和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了"三改"。一改过去靠天等雨或浇蒙头水为浇好底墒水,保证小麦足墒下种,出好苗。二改过去亩播量5-6kg为6-7kg,适当加大播量,对减少缺苗断垄和提高有效穗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改过去的5cmx8cm或6cmx8cm的宽窄行种植为6cmx6cm等行种植,更有利于亩成穗数的提高。2000年收麦前调查,项目区平均亩穗数49.8万,比1999年和1998年分别多4.9万、8.7万。

五、强化田间管理

以建立合理的群体动态指标和协调的成产结构为目标,重点抓好五项措施。

(一)冬前化学除草冬前麦苗小,杂草暴露易着药。于11月底至12月初,每亩用巨星1.2g,加水30kg喷雾除草。有野燕麦的地块在上述药液内再加入骠马喷洒50-60ml,除草效果达98%以上。

(二)早防小麦纹枯病在11月下旬及翌年2月下旬和4月初,每亩各用1-2包井岗霉素,加15%粉锈宁75-100g,对水30-60kg喷雾防治,把纹枯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早春进行化控,防止小麦倒伏在起身一拔节期,每亩用40%乙烯利30ml,或壮丰安30-40ml,或15%多效唑粉剂50g,对水30-40kg喷洒,缩短小麦基部节间,增强小麦抗倒能力。

(四)"春氮后移",施穗前肥3月底4月初,小麦幼穗分化进入药隔期,亩追施尿素7-8kg,对减少小花退化,提高小穗结实率,增加粒数,促进溉浆均有明显作用。

(五)根外喷肥在小麦起身、孕穗、灌浆期,分别进行了叶面喷肥,喷施叶面营养物质,如磷酸二氢钾、农家宝等,达到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