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水种技术是一种流传比较久远的抗旱种植技术,最早在北方旱区应用。当播种季节遇到旱情时,就在作物种植时就采用“挖穴、注水、下种子、覆土”的方法来保证出苗率,可有助于度过干旱时期,按时完成播种季节的播种作业。
采用坐水种技术时,将水一次性注入种子下方土壤,水经土壤毛细管作用扩散后产生湿水团,种子在便于吸水吸氧的湿水团上,可较容易得到出苗期的“保命水”进而出苗率较高,一般情况下出苗率可达到98%,较不坐水种的出苗率提高30%左右。
坐水种技术的优点:
1、节水效果显著。有数据显示,采用坐水种措施一般用水不超过5t,而采用沟灌的方法则需要40~50t。这在水资源紧张的现在,必然会受到重视,并尽量多的推广。
2、有明显的保苗、增产、促早熟的作用。多年试验表明,采用坐水种培育模式,除能促使出苗率高达98%以上,还能有效的促进作物提前5天值8天时间成熟;而较高的出苗率可以有效的提高作物产量15%~35%。
3、投资少、操作简单。采用坐水种的育苗方式,只需要有水源和简单的运水灌溉工具即可,投入成本十分的低。
4、适应广泛,可推广性强。在农田种植中采用坐水种的灌溉方式,无论在平原、山地还是丘陵皆可运用,不受地形和面积的制约,便于大范围推广。
坐水种方式培育作物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采用坐水种的方式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要掌握好灌水量,要确保种子附近的土壤灌透灌匀。有人为方便使用推广过程中掌握,以土壤表层干土层的厚度对用水量进行了换算,当干土层厚3~4㎝时,灌水1公斤左右;土层厚6~7㎝时,约1.5㎏;超过8㎝时,灌水2~2.5㎏。
2、采用坐水种方式种植农作物时应先灌水,然后在湿土上放入种子和化肥。
3、对浇完水,撒入化肥和种子的土坑应技术用土埋好,防止水分蒸发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