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节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发布日期:2019-04-14 05:53

目前,我国农业节水可采取以下七种措施:

1.转变传统观念,变供水管理为需水管理

传统的用水观念是通过建立水利工程来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它将水资源矛盾的解决寄托在水的供给上而忽略了用水者在节水中的作用,结果是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且利用效率较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农业水资源的供给量基本不会再增加,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需水管理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所谓水资源的需水管理,就是把水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规范人类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行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并进一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规划种植结构

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直接影响到农业用水量,合理的规划农业种植结构除了考虑包括水资源在内的各种自然条件外,还应该弄清区域内对粮食、经济作物的市场需求,并在此前提下采用“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

3.实行经济灌溉定额

经济灌溉定额是指在提高用水效率和保证产量增产效益的前提下的用水量定额的方法,这是实现农业节水的中心环节。在采取经济灌溉定额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规律,同时还要考虑农作物生长期间的降雨影响。

4.多部门联合,统一管理水资源

农业节水涉及到农业、水利、气象、科技、行政等多个部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就需要各部门的大力协作。

5.发展先进的农业输水和节水技术

目前,我国在进行农业灌溉时,水的利用率大约只有25%~40%,低于节水技术发达国家约25~30个百分点,节水技术水平不高,且覆盖率较低。因此,大力发展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并因地制宜的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十分必要。如,在大田灌溉中采用低压管道输水可比土渠输水减少30%~40%的损失,每亩地用水量减少30~40立方米。

6.要充分发挥农民节水的积极性

农民是实现节水灌溉的主题,提高用水效率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一切技术的实施也最终需要通过农民实现。建立农民参与管理决策的管理机制,大力提高农业劳动者节水观念和技能是节水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7.加强水污染的防治

现阶段,我国水资源出现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可用型水资源的不足。许多地方水资源本来已经比较紧张,个别企业生产过程对水资源的污染更是加剧了当地的用水紧张。

除了以上七种方法,培育耐旱新品种减少对灌溉用水的依赖,采用“以肥调水”技术增加水资源利用率等,也是两种正在探索的不错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