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菇娘二比一空栽培技术模式

发布日期:2019-03-24 14:47

(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大棚菇娘栽培比露地栽培模式,上市早,采收期长,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

(二)配套技术要点

1.茬口安排

3月初温室或大棚多层覆盖育苗,4月中旬大棚定植,地膜覆盖,栽二垄空一垄,7月初采收,9月末结束。

2.品种选择

选择当地适应性强,口感好,耐贮存的大黄菇娘、小黄菇娘。

3.培育壮苗

3月初播种,采用干籽直播或浸种催芽。

(1)备制育苗土。2份园田土和1份腐熟农家肥配制育苗土,过筛除掉粗杂质,再掺入10%~15%细沙,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消毒,搅拌均匀后用塑料布封严,闷48小时后即可使用。

(2)培育壮苗。苗床铺10厘米厚的育苗土,浇透底水。每亩用种量5~6克,播种前将种子用55℃热水浸泡,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左右停止搅拌,涝出再用30℃温水浸泡8~10小时。捞出放在纱布上晾晒后播种,撒播种子3克/平方米,覆盖2毫米厚的细沙,然后覆盖地膜。秧苗出齐时撤掉地膜,播种15天左右时,一叶一心时移栽到营养钵。及时放风降低温湿度,温度控制在15~30℃,不能高于32℃;根据实际灌水,7~10天喷水1次。定植前一周要停止浇水,进行低温炼苗。

4.栽培技术要点

(1)整地施肥。深翻土壤,深度25~30厘米,垄距60厘米,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

(2)适时定植。大棚地温要在12℃以上,定植前7天在垄上开沟,沟深15~20厘米。施磷酸二铵5~l0千克、硫酸钾20~25公斤、过磷酸钙50~70公斤,覆黑色地膜。用扎眼器打孔定植,株距75厘米,种两垄空一垄,亩保苗1400株。

(3)田间管理。定植后至采收前温度为l5~30℃;进入采收期温度为18~25℃,防止出现32℃以上的高温,昼夜温差控制在10℃以内,有利于坐果。采取膜下滴灌,不能大水漫灌。进入采收期后,严格控温和控水,每次的灌水量要小。连续阴天4~5天后突然遇到晴天时,要及时放风降温降湿。根据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可结合灌水用含钾、钙、硼等元素的冲肥料施肥2~3次,植株长势过旺时,疏除主干上的8片叶控制长势。

(4)防治病虫害。霜霉病: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58%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水剂500~600倍液喷雾。生物农药:千亿枯草芽孢杆菌每亩施用20克~50克、2%苦参碱水剂300~400倍液。白粉病:宁南·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g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倍液、40%硫悬浮剂600倍液喷雾。生物农药:1%蛇床子素水乳剂400倍液喷雾。灰霉病: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喷雾防治,7天喷一次,连喷2~3次,注意轮换用药。生物农药:2.1%丁子·香芹酚水剂、稀释300倍液、千亿枯草芽孢杆菌15~30克/亩或寡雄腐霉7500~10000倍液喷雾。病毒病:用8%宁南霉素水剂45~60克/亩喷雾或5%海岛素水剂300~500倍液苗期及定植后初期喷雾处理。白粉虱: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40克,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10000倍液、240克/升螺虫乙酯4000~5000倍液喷雾。红蜘蛛:34%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2.5%联苯菊酯微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生物农药:0.5%藜芦碱可溶液剂300倍液喷雾。蝼蛄、蛴螬:蝼蛄为害数量较大时,用敌百虫加炒香的豆饼和玉米面充分搅拌做毒饵,诱杀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较多时,可用40%辛硫磷乳油灌根防治。

5.效益分析

每亩产1000公斤,平均销售价格每公斤15元,收入15000元。亩投入:种苗1200元,水电300元,肥药1100元,棚室折旧1000元,人工2200元,合计5800元。亩效益9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