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应“扬长避短”

发布日期:2019-03-24 14:02

在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成为趋势,秸秆还田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且,农作物秸秆具有较高的碳氮比,除了直接还田之外,还可用于沼气发酵、农家堆肥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一些有技术、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农村,步入打工大潮。农业生产越来越缺乏劳动力和技术,因此省工省时的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产生了如土壤板结、土传病害增多,环境污染、沟渠河水富营养化等种种问题,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及食品安全。其中,土壤有机质下降更是严重地影响了耕作质量,而玉米秸秆还田就是增加大田有机质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农业部门下大气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努力培养农技知识丰富的新型农民。

玉米秸秆还田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秸秆堆积腐熟还田、秸秆过腹还田以及近年来试点沼渣还田等。这些技术的推广再加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从节能、环保、增产、优质等角度来看,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但是目前农民的农技水平差距很大,虽然各级管理部门加大监督力度,仍有不法分子进村入户“忽悠”百姓,这更影响着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下面将几种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优点和缺陷给予分析,以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从而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

(一)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大型农机械的普遍使用节约了劳动力,并使玉米收获后的秸秆直接被切碎还田,再经过耕翻耙耢施入土壤。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秸秆腐烂分解形成有机质,增加土壤中的“碳素”供应。但是由于秸秆还田容易使土壤中的秸秆在腐熟过程中与小麦苗“争氮”,从而造成小麦冬前冬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因此,在秋季施底肥时适量增施氮肥很有必要,如果可能的话,再增加部分优质生物肥,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群。另外,受温度、水分等条件影响,第一年秸秆腐熟情况较差,第二年玉米生产过程中才能充分腐烂而被作物吸收。

(二)秸秆堆积腐熟还田:在农村实行责任制前,由于机械化程度较低,无法用机械腾茬整地,需要人工清理,因此人们把秸秆放在田间地头或农户家中进行堆积腐熟。这么做的缺点是残留的害虫和病菌数量大,并且发酵时间长、残存秸秆多、养分含量低,无法满足下茬玉米生长发育,这类情况与农家土杂肥相似。改进措施为:秋季结合增施氮磷、钾肥方肥,科学配方,加入杀地下害虫剂和杀菌剂。

(三)秸秆还田中的“过腹”还田技术:利用饲养大牲畜(如牛、马、驴)等切碎秸秆,这是较为科学合理的还田技术。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变化和养殖业的规模化,一家一户的饲养大量减少,使得“过腹”还田技术难以推广,虽然效果好,但是推广量不会太大。

(四)秸秆沼渣还田:近几年试点的秸秆沼渣还田技术是补充土壤有机肥的最好手段,其肥效快、养分全。但是秸秆形成“沼渣”的时间往往与做底肥的时间不相吻合。因此,该技术更适合于棚菜或露地菜生产。

以上4个玉米秸秆还田的办法各有利弊,在推广时应“扬长避短”,并配施品牌优质对路的专用底肥以及配合合适的农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