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9-03-24 04:53

地膜大蒜每667平方米增产幅度达40%,增加经济效益达60%以上。现对大蒜主要栽培措施总结如下:

1.选好备足蒜种大蒜选种工作可概括为“两选一分法”即在大蒜收获时,选择具有本品种形态特征和优良性状好的植株为种,其叶无病斑、苔粗壮、头肥大圆整、外观颜色一致、瓣数相近、均匀饱满,中选都要单收单藏。在播种前掰瓣时,再从中选的蒜种中选择大中瓣作种子。除选择纯种外,还要求蒜瓣均匀、色泽纯一、无病斑、无伤口。要剔除发黄、虫蛀、有伤、茎盘变黄及霉变的蒜瓣。然后将其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采用大、中、小瓣分级播种,凡百瓣重在500克左右的为一级,百瓣400克左右的为二级,300克左右的为三级。掰瓣时应将托盘去掉,以利其生根。掰瓣的时间一般在播种前10天左右为宜,蒜瓣掰开后,呼吸作用明显加强,堆积易发热伤种,应注意堆放在阴凉处。一般每667平方米需蒜头150千克左右。

2.选好土壤和茬口大蒜是弦状根须,吸水肥力较弱,鳞茎又在土壤中生长、膨大,所以想夺得大蒜高产,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栽培。尽管大蒜的适应性较广,但以砂壤土为好。因砂壤土疏松,适宜根系发育,返青早、抽苔早、蒜头大且辛辣味浓,起蒜容易。

大蒜忌与葱、韭、洋葱等作物连作。它们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根系所分泌的残余物质及各种病虫害基本相同,易缺乏营养,影响植株生长发育,产量下降,商品性差,而且病虫害发生严重,植株大小不一,苗弱叶黄。农谚:“辣见辣,苗不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般应相隔3~4年轮作换茬一次。前茬以玉米、瓜类、高粱、水稻,早熟茄果类和马铃薯的茬口为主,其次是棉花茬。大蒜又是上述作物的良好前茬。

3.施足底肥用好药大蒜是吸收肥料能力差的作物,对土壤肥力要求高,要想使大蒜增产增收就必须施足底肥。俗话说:“底肥施的足,头大苔子粗;底肥施不好,大蒜像棵草”。蒜田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增强透气性能和保水保肥能力,还能防止早期徒长和后期早衰。除了施用有机肥外,还应结合耕地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施前要充分腐熟、捣碎。常用的肥料种类有猪粪尿、人粪尿、鸡鸭粪等,一般每667平方米地施用4000~5000千克,或饼肥100千克与过磷酸钙20千克混合堆积发酵后施用。南方地区为了降低土壤酸度可以在基肥中混入一些石灰。在农家肥不足的情况下,可施芭田紫复肥30~40千克。也可以施用大蒜的专用肥,该肥料含量高,养分全,可完全满足适应大蒜生长的需要,且蒜头大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即每667平方米底施“地和牌”专用肥2袋(160千克),加“绿菌牌”生物肥1袋40千克(该肥是新型四元有机生物肥),生长期间补施适量的尿素,大蒜整个生长期间叶色青绿,蒜头大产量高,深受广大蒜农的欢迎。

近年来,旱茬地种蒜蛴螬、蝼蛄、地蛆危害较为严重,在土壤耕翻时每667平方米撒呋喃丹1.5~2千克,以防地下害虫。

4.精细整地,作好畦要求深耕细耙,精细整地、畦面平整,沟系配套、排灌自如。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撒施肥料,撒施要均匀。而后立即耕地翻土,深20~30厘米,细耙细耧2~3遍,使肥与耕层土充分混匀,做到地平肥匀,上虚下实。在播种前开沟作畦,为了便于排灌和田间操作,应采取一沟一埂作畦,一般畦面宽4~6米,也可根据膜宽和土地平整程度而定,畦面长30~50米。

5.搞好种子处理药剂处理是病害防治的重要措施。

(1)药剂处理。先用清水浸泡12小时,再用500倍的50%可湿性托布津粉剂浸泡30分钟,或用1%生石灰水浸10分钟,以杀灭蒜上的病菌。

(2)撸前用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浸蒜种6小时,期间不要搅拌,随浸随种。通过肥料处理,能增强种瓣活力,促进早发芽早生根,植株健壮茂盛,具有显著的早熟增产增效作用。

(3)清水浸种。一般用井水浸泡12小时即可,可有效打破大蒜休眠,有利早苗、齐苗。必须注意的是浸过的蒜种只宜湿播,不宜干播,若墒情差,播种盖土后要浇“蒙头水”使土壤湿润,以促其早生根快发芽,若播后遇连阴雨天气,要注意排水降渍,以免烂种、烂根。

6.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一般最早播期应掌握在日均温度约20~22℃,为保证大蒜能够安全越冬,江苏地区大蒜的播期掌握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即大蒜的最适宜播种期为秋分至寒露。每667平方米种植密度应掌握在2.5万株左右,早播土质差,地力薄,种蒜小可适当密些。行距一般为20~25厘米,株距10~13厘米。

“深葱浅蒜”说明大蒜适于浅播,其栽深为3~5厘米为宜。栽后及时盖土,并拍平、压实,为化学除草,覆盖地膜打好基础。

7.及时喷药覆盖地膜由于蒜地杂草生长早,发生为害期长,发生量大,人工拔除费时,所以目前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除。一般在栽好蒜种拍平,压实时用药。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每667平方米用23.5%割地草50毫升加33%的菜草通150~200克,或25%的绿麦隆200~300克加23.5%割地草40毫升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要求土壤湿润。

以阔叶杂草为主的每667平方米用33%的菜草通150~200克加37%旱草灵60毫升喷雾,如荠菜较多用37%旱草灵100毫升加33%菜草通150克兑水40~60千克喷雾。然后盖膜,覆盖地膜时要铺平拉紧,边沿用土压实使膜紧贴地面。

8.加强田间管理

(1)及时破膜放苗。适期播种,墒情好的大蒜一般在栽后7天左右可以出苗,若盖膜质量好约80%幼苗可自行顶出地膜,不能顶出地膜的应及时用小刀或竹签、小铁钩破膜放苗,以防灼伤。

(2)科学水肥管理。从出苗到烂母,母瓣营养对幼苗的生长有重要作用。随着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吸收能力的加强,蒜苗逐步由母瓣营养过渡到向土壤吸收养分和叶片光合营养,即异养向自养发展。烂母后,全靠根系从土中吸收养分和叶片光合营养,故烂母提早不利于培育壮苗。大蒜要经过漫长的严冬季节,冬前幼苗生长过旺或过瘦都易发生冻害。因此大蒜苗期管理要促控结合,以控为主少浇水,以防徒长和过早烂母,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在未封冻之前(约11月下旬),普浇一次返青水,可加速土壤解冻,使地温及早回升,促进大蒜返青生长。在浇返青水的同时,每667平方米追尿素15~20千克。在清明节前后大蒜已经退母,植株生长进入旺盛阶段,叶片在伸展,蒜苔在抽长,蒜头在开始膨大,即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此时要勤浇水,每隔7天一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准。但在采苔后3~5天要停止浇水,以增加蒜苔韧性,以利采苔。同时要施好膨大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15~20千克。采苔后3天要及时浇好蒜头膨大水,每隔7天一次,直到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以促进蒜皮老化,提高蒜头品质的耐贮性。同时,根外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水溶液50~60千克/667平方米(尿素0.75千克,二氢钾0.25千克),隔5~7天喷第二次。以利养根,保叶防早衰,促进蒜头膨大。

(3)及时防治病虫害。旱茬地种植大蒜在其生长的前期(冬前)和抽苔前易受地蛆危害。前期发生危害会造成缺苗断垅,后期发生危害会造成虫蛀散瓣,商品率下降,但用药防治比较困难。一但发生,可选用40%氧化乐果或50克左右药液。隔4~5天一次,视虫情连灌2~3次即可。大蒜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霜霉病、锈病、灰霉病等。对叶枯、霜霉、灰霉病,一般在4月20日左右用、50%蒜病灵150克或72%蒜叶青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100克兑水50千克进行喷雾防治;对锈病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粉锈宁100克兑水50千克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二次。

9.适期收获及时晾晒

适期收获是提高蒜头产量、质量的重要一环。收获过早,蒜头嫩而水分高,织组不充实、不饱满,晾干后,易干瘪、产量低、质量差,且不耐贮藏;收获过迟,蒜头产量虽能提高,但不易采收,蒜皮变黑,散瓣裂瓣蒜增多,商品性下降,出品率低,经济效益反而不高。蒜头适期收获的形态特征是:植株的基部叶片大都干枯,假茎松软,用力向一边压倒地面表现不脆而有韧性,一般在采苔后17~20天为收干蒜头的适期。收获的前一天,要浇一次水,使土壤湿润,便于起蒜。起蒜时要轻拿轻放,不磕不碰,以免蒜皮、蒜瓣受到机械损伤,降低其商品性和耐贮性。起蒜时要求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蒜头上依次一排排放好,只晒叶不晒头,以防烈日曝晒灼伤内部组织,贮藏时易腐烂,或使蒜皮晒得变绿甚至增加裂蒜降低其商品性。一般在田间晒2~3天,视天气好坏切除秸秆,根须继续晾晒。如天气不好,可扎成小捆,放在“人字形”通风向阳的架子上晾晒,以防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