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蔬菜地面灌溉节水三法

发布日期:2019-03-22 21:16

一、改进畦灌技术

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用畦埂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块块的小畦,灌水时,水从输水垄沟、输水暗管或直接从田间毛渠引入畦田内,在畦田上形成薄水层,沿畦长纵向流动,借重力作用边流动边湿润土壤。适宜于大多数蔬菜,特别是密植速生类、撒播类蔬菜。

技术要点:畦田以南北方向布置为好,要保证畦田沿长边方向坡度为1/400~1/1000。

畦宽:主要根据蔬菜行距和地形而定,为蔬菜行距的整倍数,黄瓜、茄子等宽行距蔬菜一般为一二倍;番茄、辣椒等中等行距蔬菜一般为二三倍;莴笋、豌豆等窄行距蔬菜一般为三四倍;小葱、菠菜等密植蔬菜的倍数不严格。总之,畦宽均以1~1.5米为宜,且和所采用的耕作机具的工作幅度相适应。

畦长:取决于保护地设施的长度,或宽度,一般30~50米,最长不超过80米,沙性土壤宜短,黏性土壤可稍长。

畦埂:按隔水能力,可分“硬背”和“软背”,“硬背”两边兜土,踩实,底宽25厘米,高10~14厘米。“软背”一边兜土,不用踩实。畦埂要求高低、宽窄均匀、取直。

单宽流量:以保持灌水均匀,不冲刷土壤为原则。一般单宽流量愈小,灌水定额愈大。若坡度小,或畦子长,或土壤渗水能力强,单宽流量可大些,反之则小些。其变化幅度为3~5.5升/秒·米。一般以水流到畦长的90%~100%时封口改水。

二、改进沟灌技术

在保护地蔬菜行间开挖灌水沟,灌溉水由输水沟或输水暗管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助土壤毛细管作用从沟底和沟壁向周围渗透而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此法较畦灌法具有节水、节能,灌水后不会破坏蔬菜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不会形成严重的土壤表面板结,能减少植株之间的土壤蒸发损失等优点。适宜于灌溉宽行距蔬菜,如黄瓜、西瓜、西葫芦、番茄、豆类等,适宜的土壤是中等透水性土壤,适宜的地面坡度一般为1/200~1/50。

技术要点:保护地灌水沟一般与保护地蔬菜种植方向一致,有顺温室(大棚)长度和垂直温室(大棚)长度两种方式,取决于种植蔬菜种类和当地的种植习惯。蔬菜沟灌形式有两种,即单垄沟灌和高畦沟灌。前者适合无需盖地膜蔬菜,后者适合通风较好的对垄栽培或需盖地膜的蔬菜。

沟距:主要决定于种植行距和沟灌形式。在透水性较强的沙性土壤,其灌水沟沟距应较窄,一般为50~60厘米;而透水性较弱的黏质土壤,其沟距应适当加宽至70~80厘米。

沟长:取决于温室或大棚的长度或宽度,地面坡度较大,土壤的透水性能较弱时,灌水沟最大长度可以适当长一些。地面坡度较小、引水量较大、土壤透水性较强时,适当缩短灌水沟沟长。一般在10~35米。

沟的断面:对于行距较窄(0.5~0.6米)的蔬菜,多采用倒三角形沟,沟上口宽0.4~0.5米,沟深0.16~0.2米;对于行距较宽(0.7~0.8米)的蔬菜,多采用倒梯形沟,沟上口宽0.6~0.7米,沟深0.2~0.25米,底宽0.2~0.3米。

单沟流量:一般为0.5~1.0升/秒·米,沟内水深一般掌握在沟深的2/3~3/4为好,一般以水流到畦长的90%~100%时封口改水。

沟灌方法:可分为逐沟灌、隔沟灌、串沟灌、轮沟灌几种。

三、膜上灌技术

在沟灌、畦灌等地面灌溉的基础上,结合地膜覆盖把膜旁流水改为膜上流,使地膜一方面能保墒增温,同时又对灌水沟畦防渗,控制灌溉水量。灌溉水通过放苗孔、专用灌水孔和膜旁侧入渗,给蔬菜供水,这种方法叫膜上灌。优点是通过调整膜畦首尾的渗水孔数及孔的大小,来调整畦(沟)首尾的灌水量,提高灌水均匀度,利用放苗孔灌水,使水沿主根下渗,包围蔬菜整个根系。适用于所有实行地膜覆盖种植的蔬菜,特别适用于地势高、气温低、坡度大、土壤易板结的地块。较常规方法节水30%以上,且增产。

1.膜孔畦灌法:地膜两侧必须翘起5厘米高,并嵌入土埂中。膜畦宽度根据地膜和种植蔬菜的要求确定,双行种植一般采用宽70~90厘米的地膜;3行或4行种植一般采用180厘米宽的地膜。蔬菜需水完全依靠放苗孔和增加的渗水孔供给,入膜流量为1~3升/秒·米。适用于芹菜等保护地蔬菜。

2.膜孔沟灌法:将地膜铺在沟底,蔬菜种植在垄上,水流通过沟中地膜上的专门灌水孔渗入到土壤中,再通过毛细管作用浸润蔬菜根系附近的土壤。此法对随水传播的病害有一定防治作用。特别适用于甜瓜、西瓜、辣椒等易受水、土传染病害威胁的保护地蔬菜。蔬菜一般沟深30~40厘米,沟距80~120厘米;西瓜和甜瓜的沟深为40~50厘米,上口宽80~100厘米,沟距350~400厘米。对轻质土壤,地膜打双排孔;重质土壤,地膜打单排孔。轻壤土、壤土孔径以5厘米、孔距20厘米的单排孔为宜。对蔬菜入沟流量以1~1.5升/秒·米为宜。甜瓜和辣椒蔬菜严禁在高温季节和中午高温期间灌水或灌满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