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右所镇山区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9-03-21 09:41

右所镇位于洱源县城东南部,东经100度03`,北纬26度01`,国土面积302.43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70%,坝区面积占30%,拥有耕地面积42488亩,辖14个村委会,102个自然村,163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57108人,其中农业人口54628人,有汉族、白族、回族、彝族4个世居民族。

右所镇有三个山区村委会,两个半山区村委会,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耕地达2万多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大白芸豆、烤烟、苦荞等,常年种植玉米12000多亩。大春玉米生产是右所镇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实现玉米的增产、增效,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我镇山区土地海拔高气温低水利条件差,多为“一季雷响田”的实际制订了本指导技术方案。

一、地膜覆盖技术的优点

1.增温、保温。覆膜后,地膜阻隔了土壤与大气的热能交换,把热能保存在土壤中,白天使地温升高,夜间能保持土温小幅下降,能增加作物生长季的有效积温300—450℃。

2.保水。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有效减轻雨季开始前的干旱。

3.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由于覆膜后,土壤温度高、水分大,为作物根系生长、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同时减少了雨水或灌水对养分冲刷的淋失,大大的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4.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覆膜后,地表不会受到降雨和灌水的冲刷和渗水压力,保持了土壤疏松状态,透气性好,孔度增加,容重降低,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5.抑制杂草。由于膜下高温通气不良,杂草出苗后被闷死,起到杀死或抑制杂草的作用。

6.促进发育,促早熟。覆膜后,有效积温增加,其它各种生长条件得到强化,从而加快作物生长发育,促进早熟和增产。

二、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1.1翻犁,晒田。右所镇山区玉米地多为一季田(冬歇地),应在上年玉米收获雨季结束后,及时翻犁,晒田,通过一个冬季,低温、日晒杀死部分害虫和病原菌。

1.2土壤培肥。利用山区圈肥多的条件,在起垄时,每亩施用经过圈内自然腐熟的2000—3000kg农家肥进行土壤培肥;同时,亩施用40kg复合肥(15:15:15)作底肥,开沟均匀撒施在垄中线上。

1.3起垄。按垄宽50cm,垄高10cm,垄距80—90cm起垄,起垄时要拉线,做到垄直,饱满而平整,土壤细碎,坡地一般沿水平线起垄。

2.品种精选。因我镇山区土地为红壤,地力差,海拔高气温低,水源少,水利差,应选用抗病、早熟、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的玉米包衣种路单8号、长城799、保玉7号等品种。每亩用种量在1.5—2.5kg。

3.覆膜播种。

3.1浇足底水,喷施防虫药。在覆膜前浇足底水,水浇透后,覆膜前喷施“百树得25克/升乳油高效氟氯氰菊酯”25毫升或“20%敌杀死”20毫升兑水40kg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农药喷施后,按盖早不盖晚,盖湿不盖干的原则及时覆膜。

3.2覆膜。购买幅宽为80—100cm,厚度为0.008mm的地膜,覆膜时要将膜拖展,紧贴地面平铺,要压实盖严,不能漏风,有破洞要压严,整体要做到“平、紧、严”。

3.3适时早播,合理密植。提倡早播,焦石、起胜、腊坪村委会应在5月5日前播种结束,三枚、松曲的山区村组应在5月10日前播种结束。按垄内行株距40cm×25cm打孔点播,每孔播2—3粒,播种深度4—5cm,播后及时用细土覆盖点播孔。

4.大田管理

4.1查苗补缺,间苗定苗,打分枝。播种后,要经常下地查看,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及时用土封严(包括苗口);发现膜下苗及时放出,如有缺苗断垄及时补种;在玉米3—5叶期,结合降水,可以移密补缺、补稀,间苗和定苗,间苗定苗的原则是留壮去弱,去杂留纯,确保亩有效苗在3800株以上。发现玉米苗有分枝是要及时除去分枝。

4.2及时浇水。在出苗后,玉米苗出现白天萎蔫,天黑后无法恢复时,于当天夜间或第二天早10时前进行浇水,避免的白天高温时段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灌走沟水,以水淹至垄高2/3为宜。

4.3及时揭膜培土追肥。追肥原则“苗肥轻,秆肥重,穗肥巧”,“看天、看地、看苗”施肥。在大喇叭口期前5—7天及时揭膜,薅锄松土;同时,亩施用20kg尿素作为攻秆肥,结合追肥进行培土,促进气生根的生长防倒伏。为防早衰,在玉米抽雄后,施用每亩20kg复合肥作穗肥。因我镇山区水利条件差,培土追肥应在降雨时进行。

4.4病虫防治。根据我镇近年来山区玉米生产中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重点做好蚜虫、玉米螟、锈病、灰斑病等病虫的防治。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灰斑病。在锈病发病初期,用15%粉锈灵50克兑水40kg喷雾防治锈病。在喇叭口期,将40%辛硫磷乳油配成0.3%颗粒剂,撒在喇叭筒内防治玉米螟虫。在蚜虫发生初期,用0.7%印楝素乳油20克或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蚜虫。

5.适时收获

在玉米从蜡熟期进入完熟期,籽粒基部出现黑色晕层时,及时收获。收获后,做好凉晒,防止霉烂等损失。

6.清洁田园

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清除废旧地膜,清除田间杂草和玉米秆,清除病原传播途径,做到田园清洁,保护农田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