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套袋苹果为何黑点病发生重

发布日期:2019-03-17 14:50

苹果套袋技术在衡水市已应用多年,可明显减轻病虫的危害,减少果品的农药残留量,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和外观品质。但随之也出现了负面问题,套袋后的苹果极易感染黑点病,严重影响到果实的外观质量,尤其今年夏季7~9月持续阴雨天气,造成黑点病在我市的普遍发生。

一、发病症状

黑点病主要发生在苹果萼洼处,严重的果实胴部和果肩也被侵染。发病初期,以皮孔为中心,产生针尖大小的黑褐色小点,病斑扩展缓慢,近采收期扩展为直径1~5毫米的圆形或近圆形凹陷斑,病斑上常有从皮孔渗出的白色粉末。病斑只发生在果实表皮,浅表果肉坏死,深1~2毫米,不深入到果实内部。口尝无苦味,不引起果肉溃烂,生长后期和贮藏期病斑也不扩大蔓延。一个果上的病斑数量不等,少则2~3个,多者达10~20个。

二、病原

据研究,黑点病的病原是粉红聚端孢霉和链格孢霉,为真菌半知菌亚门中的弱寄生菌。病菌在病果和病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子囊菌和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其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从皮孔侵入。落花后10~30天的幼果期易受侵染,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上旬至8月下旬的盛夏雨季是发病盛期。

三、影响因素

1.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在通风干燥的自然环境下,一般不侵染果面,但在果实套袋的特殊小气候条件下,套袋果处在温度高、湿度大、透气性差的环境中,外界遇高温连阴雨天气,易引起病菌侵染而发病。

2.果园土壤条件。土壤有机质贫乏,施用的有机肥未经充分腐熟及偏重施氮肥,而忽视了钙、硼、镁、铁、锌等微量元素补充的园片发生重。

3.管理措施。树干太低、树势较旺、树冠郁闭的果园发病重;连年环剥、休眠期重刮皮的树发病重。

4.农药使用不当。乳油类或颗粒粗、悬浮率差的药剂在套袋前使用易引发黑点病。喷药方法不科学,喷头在某一处长时间停留,药量过大;喷雾不细致,果实、叶背漏喷;喷药后立即套袋,药液未被果面充分吸收,造成袋内湿度过大。这些不当的喷药方法,均易引发黑点病。

5.纸袋选取不当及套袋方法不科学。选套质量不过关、透水透气性差的纸袋发病重。套袋时纸袋与果皮相贴,会导致果皮粗糙及日灼病的发生,造成的微伤口均易引起病菌侵染。

四、防治对策

1.选用高效安全的药剂,抓好套袋前的病虫害防治。提倡使用粉剂或水剂型杀菌剂,粉剂颗粒要均匀,水剂悬浮率要好,如多抗霉素、菌立灭、农抗120等,在杀菌的同时加入杀虫剂斯达速、敌虱螨、乐斯苯等防治蚜虫、螨类、卷叶蛾等,效果更好。喷药时一定要做到细致、均匀,喷头雾化要好,叶面、叶背、枝条、果实萼洼等处均要覆盖到药液,如遇到降雨要及时补喷。

2.增施有机肥,合理追施化肥。按每产100公斤果施有机肥100~150公斤比例增施有机肥。结合秋施基肥化肥要与有机肥充分混合均匀后施入土壤。8月下旬及时追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3.合理补充钙、硼肥。配合秋施基肥,每株树施硝酸钙0.25公斤,套袋前喷3~4次叶面肥补充钙、硼元素,如钙尔镁、速效钙、硼尔镁等。

4.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保证树冠透光率在20%以上。一是做好修剪,尤其是做好夏剪的疏枝疏梢工作,及时去除交叉枝、重叠枝,打开光路、风路。二是提高结果部位,去除接地或多年生下垂枝。

5.选用优质果袋。塑料袋要选用每袋针孔100个左右的袋;双层纸袋要具备适当的通透性和较好的疏水性。外袋纸质厚薄要适中,柔软细韧,透气性好,遮光性强,不渗水,经得起风吹日晒;内袋以红色蜡纸为宜,涂蜡要均匀,高温下不熔化。

6.掌握好套袋时间。适当提早套袋可以使幼果少受日灼和外界不良气候影响,并提早适应袋内环境,得到更多锻炼,增强抗逆性。套膜袋的以谢花后15~20天为宜;套纸袋的以谢花后25~30天为宜;套膜袋加纸袋的,在套膜袋15~20天再套纸袋。套袋时果袋要鼓胀起来,达到上封严,下通气,不皱褶,不贴果,果实悬于袋的中央。喷药1~2天后药液被果面充分吸收后方可套袋,避免早晚有露水或雨后未干时套袋。

7.雨后检查。雨后及时检查果袋,发现袋内有积水时,要适当剪大排水孔,以排除袋内积水。被雨水冲刷坏粘贴在果面上的袋子要及时清除干净,另套新袋。

8.在7~9月降水较多的果园,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果园内长时间积水。

9.彻底清除果园内病叶并集中烧毁,及时摘除病果深埋,以减少侵染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