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葡萄无公害生产技术

发布日期:2019-03-16 00:10

随着人们环保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生产无公害果品生产成为提高我国果品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温室葡萄作为我国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以其新鲜、优质、早熟、高效益的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温室栽培由于能够有效地避免露地栽培时各种不利自然因素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减少病虫害等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等有害物质的使用量,为生产无公害果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目前如何把温室葡萄栽培同无公害果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发展我国高档果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指导我国温室葡萄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建园:

1.1温室园址的选择:

建立无公害温室葡萄园,首先是要在国家规划的最适宜和适宜发展温室葡萄的区域建园。其次,还要考虑到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条件等情况。具体园址选择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温室的性能和土地的利用情况。园址应背风向阳、地形开阔、东西南三面没有高大遮荫物体,生产环境的大气、土壤、水质状况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检测标准,大气环境符合GB3095-82标准,农田灌溉水符合GB-5084-92标准。尤其是土壤和灌溉水中总汞、镉、砷、铅、铬、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含量必须低于国家标准。并且生态条件良好、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

1.2品种的选择:

选择品质优良、早熟、抗病虫、节间短、成花容易、成花节位低、耐高温高湿、适于中短梢修剪的品种,以提高果实品质并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如无核早红、沪汰8号、京秀、绯红亚都蜜、早玫瑰等。

2.温室环境调控技术:

根据葡萄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地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气体等生态环境因子,能有效地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等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具体技术如下:

温室葡萄休眠期温度一般控制在0℃~5℃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通过通风和揭盖草帘来调节,使葡萄能顺利通过自然休眠。由于温室葡萄不用埋土,为防止枝条失水影响生长发育,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左右。温室升温树液流动以后,前期以提高地温为主,如果气温提高过快,而地温低则会影响葡萄的萌芽、生长。这一时期温室气温最高28℃,最低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保证萌芽整齐。萌芽展叶、新梢生长期气温控制在25℃~28℃,萌芽后温室内最低温度应维持在10℃,空气相对湿度逐步降低至60%,以防止引起病虫害。葡萄花期对温度比较敏感,在此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6℃~18℃,最低15℃。空气相对湿度50%,禁止浇水,防止造成落花落果。果实发育期温度控制在28℃,空气相对湿度50%~60%,这一时期葡萄对水分需求量较大。果实着色成熟期应加大昼夜温差,促进养分积累,以利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含糖量、改善果实品质。白天温度28℃~30℃,夜间16℃~18℃或更低些,空气相对湿度50%~60%,并摘除果穗周围遮光的叶片,疏除过密的枝条,促进果实着色。停止浇水,防止造成裂果、降低果实品质。温室葡萄自展叶后可通过铺挂反光膜、人工补光等措施来调节光照。通过增施有机肥、加强通风换气、增施CO2气肥来增加CO2含量。以次提高光合速率,促进座果和光合产物在果实内的积累。果实采收后撤去棚膜改为露地栽培,并进行采后修剪,剪去无用枝、病虫枝等,促进树体养分积累和花芽分化,为下年生产打好基础。其它栽培管理与大田管理相同。

3.栽培管理技术

3.1树体管理:

生产无公害葡萄必须有良好的树体结构,棚架栽培独龙干整枝的树体叶幕结构合理,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枝、芽、叶、果生长发育平衡协调,果实着色好,质量高,产量稳定,病虫害轻。单篱架栽培时,应适当加大行距,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并方便作业。

3.2.花果管理:

花果管理是生产无公害葡萄的关键技术。具体措施主要有:

3.2.1疏花序即在花序露出后,根据品种、树势、枝条质量、栽培管理水平及计划产量疏去过多的花序和发育不良的花序,以便提高座果率和果实质量。

3.2.2去副穗,掐穗尖在花序分离后,疏去果穗上的副穗并掐去顶部的1/4~1/5。

3.2.3整穗形在去副穗、掐穗尖工作的基础上,可将果穗基部较长的小穗尖剪去1/3~1/2,使果穗自上至下呈圆柱状,穗轴长度保持20cm左右,均匀分布10~12个小穗轴。

3.2.4疏粒根据不同品种的果粒大小、不同栽培管理条件,每穗留40~80粒不等,使果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成熟整齐。

3.2.5套袋套袋能有效防止病虫为害果实,避免农药等有害物质对果实的污染,并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关键技术环节。套袋要选择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纸袋。当葡萄长到豆粒大小时,将整好穗形的果穗均匀喷一次无公害杀菌剂,药晾干后将纸袋套上。套袋前把纸袋吹得膨胀起来,袋口绑在穗梗基部,使果穗悬在纸袋中央。在果实成熟前10~15天去袋,使果实充分着色。

3.3肥水管理:

3.3.1施肥原则:

葡萄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料为辅,并且应根据土壤肥力、葡萄的品种及发育阶段等确定科学合理的比例,进行配方施肥。所施肥料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要避免肥料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从而达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3.3.2施肥方法:

基肥以秋施为宜,追肥根据葡萄的各个关键生育期进行。采前1个月内不宜追施化学肥料。对于限量使用的化学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应与有机肥或微生物肥混合施入。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以1:1为宜,大约相当于农家肥1000Kg加尿素20Kg的比例。

3.3.3葡萄园水分管理

果园灌溉水要求清洁无毒,并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92)。根据葡萄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适期、适量灌水。灌水方法提倡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法,以节约用水,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流水造成的病害蔓延,而且应与施肥相结合进行。

4.温室葡萄病虫害防治:

4.1病虫害防治原则:

生产无公害果品,病虫害防治必须重视农业措施的综合应用和天敌的保护利用,立足“以生态控制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核心,以预测预报为指导”的病虫害控制原则。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农药的选择与利用必须符合国家《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有机合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包括无机杀螨杀菌剂、矿物油乳剂)。

4.2病虫害防治方法:

4.2.1农业、物理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方法:

定植前严格淘汰病苗并对苗木消毒。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合理负载,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抗性。采用翻树盘、秸秆覆盖、增施农家肥等地面管理技术,结合整形修剪,剪去病枝、病果、病叶、干枯枝、僵果等,并及时清理温室内的枯枝、落叶,刮除老翘皮、病斑、病瘤等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源、虫源。生长季采用黑光灯、糖醋罐、性诱剂等有针对性地诱杀害虫,并科学合理地调节温室环境条件保护天敌的生存、繁衍,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4.2.2药剂防治:

葡萄萌芽前喷一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虫卵。防治蚧类、螨类、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可用波尔多液、硫悬浮剂等防治。也可用12%绿乳铜、大生-M45、多抗霉素交替使用。防治白粉病用农抗120等。允许使用的农药,每种每年最多使用两次,最后一次施药应距采收20天以上。严禁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和未核准登记的农药。

5.采后处理:

温室葡萄采收后商品化处理包括精选、分级、包装等环节。注意保持果品在采收、包装、运输过程中的清洁、无毒、无异味,减少果品后期污染。这样既能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高档葡萄的要求,又能提高温室葡萄生产者、经营者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