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死秸原因及小麦土传病害防治

发布日期:2019-03-15 21:01

根据这一情况,作如下解答,同时如果发病地块要种植小麦的话,还要注意提前预防小麦病害。以免来春小麦病害发生。

玉米死秆的原因是由真菌病害引起的茎腐病,又称青枯病、根腐病、晚枯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达到显症高峰。

常见有三种类型:

(1)青枯型,叶片自下而上突然萎蔫,迅速枯死,叶片灰绿色,水烫状。

(2)黄枯型,叶片逐渐变黄枯死,病程较慢,多见于抗病品种。

(3)湿腐型,茎基局部软腐,上部仍有绿叶,易倒伏。

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和腐霉菌混合侵染引起,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助雨水传播,从根部侵入。玉米抽雄期至成熟期高温、高湿是该病流行的重要条件。

降雨过后,天气骤晴,土壤湿度大,气温剧升,导致该病暴发成灾,引起大面积死秆。病菌借流水传播,故田间发病有时呈条带状。

多氮少钾和密植条件下,发病重。

预防方法:

主要应抓好轮作,选种抗病品种和种子包衣,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等综合栽培技术进行预防。

1、种子包衣。采用含有杀菌剂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可预防玉米丝黑穗病和土壤中茎腐病菌的侵染,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2、科学施肥。根据玉米对氮、磷、钾三元素需求是1:0.41:0.85的比例要求,进行科学施肥,特别要注意满足钾肥的数量,防止高氮少钾。采用玉米专用复混肥时,要选用含钾量高的。对发病田不要采用在收获后进行秸秆还田,预防增加土壤中病原量。

3、合理密植。根据地力和施肥水平,合理密植,严防过密。不利通风透光,影响植株生长,降低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