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菜豆品质,优化肥料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确保食品安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本文从品种选择、场地选择、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冬春茬菜豆无公害栽培技术,从而为提高菜豆品质、增加产量提供技术参考。
1品种选择
选用耐低温、对光照要求不严、早熟、丰产、抗病、品质好的矮生或中蔓生品种,如芸丰、丰收一号、双季豆等。
2地块选择
选交通便利,前茬为非豆类作物,地块平坦肥沃、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要求周围的各项环境指标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3培育壮苗
3.1营养土配制。菜豆营养土要求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好,pH值5.5~7.5,有机质2.5%~3%,有效磷20~40mg/kg,速效钾100~140mg/kg,碱解氮120~150mg/kg。营养土配制应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园土40%,腐熟有机肥30%,草炭土(或腐熟马粪、草木炭、炉灰渣)30%。混合拌匀的营养土装入8cm×8cm的营养钵或纸袋内,准备播种。
3.2种子处理。菜豆种子播前应进行晾晒,再用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3播种。1月下旬~2月上旬,将浸泡好的种子点播于浇透水的营养钵中,每钵3粒,覆土2~3cm。
3.4苗期管理。播后提高苗床温度,昼温保持在25℃~30℃,夜温高于15℃;幼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2℃~15℃;定植前7d,逐渐加大通风,进行低温炼苗,昼温逐渐降至15℃~20℃,夜温降至10℃~12℃。菜豆幼苗较耐旱,苗期一般不浇水。
4整地定植
4.1定植前的准备。在定植前20~25d应提前浇足水,2月上中旬整地,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60kg,草木灰100kg或硫酸钾20kg作基肥,肥料2/3撒施,1/3集中施于垄下。撒施后深翻30cm,耙细耙平,然后起垄。实行高垄栽培,垄高15cm,垄宽40cm,覆膜。
4.2定植。当幼苗3~4叶期起苗定植,每垄定植1行,开穴或开沟。摆苗,浇定植水。蔓生种行距50~60cm,穴距25cm,每穴2株;矮生种行距40cm,穴距30~33cm,每穴2株。亩定植3500~4000穴,不可过密。
5田间管理
5.1温度管理。定植初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5℃~20℃;缓苗后,适当降温,昼温20℃~25℃,夜温15℃为宜。前期注意保温,3月份后外界温度升高,注意通风降温。
5.2湿度管理。生长期间保持空气湿度65%~75%,土壤相对湿度60%~70%。
5.3中耕。缓苗后要及时中耕,使土壤疏松。根系周围浅中耕,行间中耕可深一些,同时向茎基部适当培土,直到开花后停止中耕。
5.4肥水管理
5.4.1浇水。开花结荚前,要适当蹲苗控制水分,如干旱则浇小水,控徒长。蔓生品种长有3~4片真叶时,菜豆浇水的原则是浇荚不浇花,防止落花。插架时浇1次抽蔓水,当第1花序幼荚伸出后可结束蹲苗浇头水,以后浇水量逐渐加大,一般10d左右浇1次水,浇水后注意通风排湿。
5.4.2施肥。总体要掌握“苗期少,抽蔓期控,结荚期促”的原则。菜豆苗期根瘤很少,可在缓苗后亩追施15kg尿素。结合浇水,隔一次水追一次肥,每次亩施硝酸铵15~20kg,顺水将化肥冲入。
5.5植株调整。蔓生品种长至30cm时,需吊绳引蔓。当植株生长点距棚顶20cm时摘心,主蔓接近棚顶时应落蔓,防止遮阴。进入结荚后期,植株开始衰老,及时剪除老蔓。生育后期,及时打去植株下部的病叶、老叶、黄叶。
6病虫害防治
6.1病害防治
6.1.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增施腐熟有机肥,培育无病虫壮苗;另外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采用高畦或深沟栽培,防止田间积水,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和病荚。
6.1.2化学防治。①炭疽病:可用种子重量0.4%的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d喷1次,连喷2~3次。②根腐病: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液量250L。③锈病:发病初期可喷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6~8d喷1次,连喷3次。④灰霉病:可用50%通克灵或50%扑海因800倍进行喷雾。
6.2虫害防治
6.2.1物理防治。菜豆虫害主要有美洲斑潜蝇、蚜虫、豆荚螟等,美洲斑潜蝇,蚜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保护地栽培可用黄板诱杀,每667m2悬挂30~40块黄板(25cm×40cm),诱满后要及时更换,而豆荚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6.2.2化学防治。①美洲斑潜蝇: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对准豆株均匀喷施,每7~10d喷1次,连喷2~3次。②豆荚螟: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从现蕾开始,7~10d喷1次,连喷2~3次。③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乐果1000~2000倍液喷雾,7~10d喷1次,连喷2~3次。
7采收
一般落花后10~15d采收为适期,采收时间以上午为宜,结荚盛期,每2~3d采收1次,并留下长梗,以便潜伏花芽发育开花结荚。矮生品种采收期50~60d,蔓生品种60~7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