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覆膜栽培应把好六关

发布日期:2019-03-10 07:30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以成为花生高产栽培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地膜覆盖花生田产量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个别地块产量出现了大幅下滑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栽培技术不规范,普遍存在着品种老化,混杂退化严重,品质差,播种偏早,播种覆膜质量差、耕种管理粗放,施肥偏少,方法不当等,限制了花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促使花生覆膜栽培向规范化技术方向发展,在生产中要突出把好6关。

1品种关为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同时兼顾市场对花生品质的需求,提高花生生产的效益,要选用增产潜力大、早熟丰产、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品种。目前生产上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鲁花14、花育16、花育17、潍花6号、丰花1号等,这些品种一般较老品种海花1号增产15.8%~24.3%,而且品质有了较大改善。在推广新品种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花生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建立稳固的良种繁育基地,确保生产上使用高纯度、高质量的种子。针对花生品种繁殖系数低、新品种推广应用慢等特点,对引进的新品种要采取单粒高倍快繁技术进行速繁,对生产中正在应用的品种,要采取单株选择、混株繁殖的方法不断进行提纯复壮。

2整地换茁关

当地膜覆盖花生田普遍存在着整地质量差、耕层浅、土壤肥力低、连作等问题,造成花生田蓄水保肥能力差,病虫危害严重等,产量低而不稳。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进行深耕深翻整地,对山岭薄地冬季进行机械深松或人工放炮松土,加厚活土层,对二边地和山下洼地实行机械秋冬深耕,耕深达到26~30cm,打破犁底层,加深熟化耕作层。早春要再进行浅耕一遍,耕后及时耙栳保墒,达到土壤细碎无坎砾、地面平整无根茁的要求。二是合理轮作换茁,实行用养结合,连作三年以上的地块,实行与禾谷类、甘薯等作物轮作,轮作周期2~3年,以减轻连作对花生的危害。

3施肥关

随着花生产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年复一年的单一种植,土壤养分出现了严重亏缺,而肥料投入依然如故,这是限制花生产量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保持花生高产稳产,必须加大肥料投入量,改变过去单一施肥为配合平均施肥。一般667平方米产500kg的地块,需施有机肥5000kg以上,花生专用肥200kg或氮磷钾三料复合肥100kg。667平方米产400kg的地块,约施有机肥4000kg,花生专用肥150kg或三料复合肥75kg。667平方米产300kg的地块,需施有机肥3000kg,花生专用肥100kg或三料复合肥50kg。施肥方法改变过去单一起垄包馅集中施肥为耕前、起垄包馅两次分层施肥,提高肥料的当年利用率,满足植株生长与荚果对养分的需求。全部有机肥与2/3的化肥在冬前或早春结合耕地,深施在20~30cm的土层内,剩余的1/3的化肥在花生起垄前包施在垄内。

4播种关

一是要适期播种。当前推广的品种多为中早熟类型,过早播种易造成烂种,花期提前、花期拉长,结果分散,伏果和烂果增多,影响产量和品质。播期要由过去的4月12日前后推迟至4月下旬。二是要坚持足墒播种,播种时5~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不能低于15%,如果墒情不足,起洼时要浇水造墒,若在适宜播期前降雨,可采取先起垄覆膜保墒,适期时在膜上打孔播种的种植方法。三是要精细播种,种子播前要带壳晒种2~3天,播壳后进行分级粒选,选一级健米作种,播种时在垄上开两条3cm的种沟,沟心距垄边10~12cm,墒情稍差的可先顺沟浇少量水,待水渗下后,每穴并粒平方2粒种子,穴距16~19cm,保证每667平方米留苗密度8000~10000穴。

5覆膜质量关

为提高覆膜质量,首先必须选用不破裂、透明度好、抗拉强度高的优质地膜,地膜以宽0.85~0.90m,厚0.007±0.002mm为佳。其次要按标准起垄,垄距85~90cm,垄面宽55~60cm,垄高8~10cm,要求垄直、面平、土细。要实行规格覆膜,先用小沟撅将垄两边切齐,随即均匀喷施除草剂乙草胺,每667平方米用量100~120ml,为降低叶斑病初级侵染源,再喷施500~800倍的多菌灵液,然后覆膜压土,要求垄面平垄坡陡,膜两边压实,垄面地膜无褶皱。

6管理关苗期重点抓好放苗与清棵。在花生顶土时及时在其上方开一个直径4~5m的圆孔,随即在孔膜上盖4~5cm厚的土堆,以保温保湿。当幼苗再次顶破土堆时,将苗株周围多余土撤至沟内,同时麦收前后要注意防治蚜虫。7月上中旬要用多菌灵+代森锰锌混合液对叶斑病进行防治,7~8月份注意查治棉铃虫等。遇花生陡张时,可在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前期每667平方米用壮饱安20~25ml叶面喷洒控旺。进入饱果期可用kh2po4或含氮磷钾的元素的叶面肥进行2~3次叶面施肥,每隔7~10天进行一次。遇秋旱应及时轻浇润灌饱果水,遇涝要及时排水,以防烂果。当9月上中旬单株荚果70%呈饱果状态时应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