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棚西瓜怎样培育壮苗

发布日期:2019-03-09 06:14

一、壮苗标准:秧苗粗壮、叶色深绿,叶柄长不超过叶片长度,超过即为徒长。

二、苗床准备:提前10天扣好棚膜进行暖地。挖一尺来深,把新鲜没发酵没冻的马粪踩入苗床4~5寸厚(如没有马粪,可用新鲜酒槽踩入苗床3~4寸厚代替),边踩边浇点热水,踩完后不放土。用竹片或柳条拱成棚架,盖上塑料薄膜,夜间再盖好草帘保温。5-6天床内马粪已经发热,这时再放上大田土三寸厚,再放上一层薄薄的扇子为隔离层,沙子上面再摆放育苗捅或放营养土,进行播种。

育苗一定要用营养土(有的装筒时全用粪,结果不出苗;有的一点粪也不用,全用土,结果床土发朽,根系发育不良,育苗不好;还有的育8000棵苗,用普通的土加20斤二铵,20斤尿素,结果苗全烧死了)装筒前头天晚上把配制好的营养土进行喷一层水,撒一层土,再喷再撒土,闷了一夜,第二天营养土达到手攥成团,落地可散为标准,装筒时稍按一两下,上口留一厘米高不装土,留着播种。播种前用喷壶浇透水,待水下渗后,先撒一大钱厚“五代合剂”药土(五氯硝基苯,代森锌各一两加土300斤搅匀),然后每筒横放一粒种子,(种子催芽时芽不要过长,见芽就进行播种,芽长没后劲)种子上覆药土一厘米。纸筒或塑料筒摆放在拱棚内,空隙用土封严,然后再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最后扣好棚膜,夜间盖上草帘,白天揭去草帘。

三、苗期管理要点:

1.温度管理:播种后要设法保温,最好保留30℃左右,否则出苗慢。出苗后及时撤去地膜,不然一天就会发生徒长,没出的地方再用一小块薄膜盖上,秧苗要出齐时及时进行通风降温,白天23-25℃,夜间要保持15-16℃。通风降温是防止出现高脚苗。播种15天左右,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促进生长发育。

2、水分管理:秧苗长的好坏,水分也很关键,弄不好就是湿度过大或者干旱,所以必须注意浇水。浇水的原则有“三看”即:看天、看地、看苗。

看天—晴天可浇,听好天气预报,有寒流到来或雨天、阴天不浇水,如过干可少撒一层潮湿细土缓解,待雨后或寒流过后再浇水。每次浇水后都要通风,使叶面水滴见干,以减少病害。

看地—就是看床土,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往下扣一寸多深看看,床土松散说明缺水,用手攥土成泥球说明不缺水。床土过干可浇,不干不浇,浇就浇透。有的浇一层,风一刮就干了,干了再浇一层,结果形成天天浇,天天干。浇水时间:大棚和温室中育苗都在上午7-8点钟之前浇完水,不可过晚;小拱棚苗床浇水一般在早10点前进行。不可在下午或傍晚浇水,因傍晚浇水床温下降,空气湿度增高,秧苗茎叶凝有水滴,病菌容易侵入秧苗而发病。

看苗——秧苗“水泠泠”的说明不缺水。苗中午萎蔫可浇,不萎蔫不浇。最好浇水水温在20℃左右的水,没条件的浇冷水也行。塑料小拱棚育苗,床中间多浇,四周少浇,以免四周湿度大,温度低,影响秧苗生长,如发现薄膜有下凹处要及时整理,不然凹处往苗上滴水,几天后就会发病。浇水时用细眼壶,防止打倒苗。另外要防止雨水进入床内。苗床只能浇水,不能用水灌,灌水最易沤根和烂根。

3、通风管理通风主要是用来调节床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小苗,防止徒长和拔高。苗床如果温度高,1-2天不放风就会发生徒长。苗子长得壮不壮,关键看风给的好不好,风大了影响生长,风小了就要徒长。小苗出土前一般不通风,床内过热可少加几块草帘遮阴,苗要出齐时开始通风。放风的原则是开始小放,逐渐加大,放风时要顺风放,风口也可用草帘等物遮挡,不使冷风直接吹在秧苗上。

四、其它管理

覆土:育苗初期每次浇水后,待苗上没有水珠时还要往床上撒1毫米左右的一层营养土,可起到保墒又防止出裂子的作用。覆土后叶片上的土要轻轻扫掉或者用喷雾器洒水洗掉,以免影响光合作用

松土:苗床浇水,干后容易出现裂子,可以用特制的小锄松动土壤进行保墒。

喷肥:为了促进生长,苗期每隔7-10天往叶面上喷一次肥,一般用壮根壮秧型壮多收进行喷肥可以促进秧苗生长健壮防治病害发生。

五、锻炼秧苗:

在定植前8——10天苗床浇水一次,以后不再浇水,中午打蔫也不浇水,加大通风,注意夜间把草帘也要撤去,而且夜间也要进行整夜通风,进行低温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