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9-03-05 10:46

一、生产环境

蔬菜生产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远离造成污染的工矿企业以及垃圾场、医院和生活区,蔬菜基地距主干公路40m以外。

2、不能选择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及土壤、以及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作为蔬菜生产基地。

3、蔬菜灌溉及清洁用水必须符合水质标准,不能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被污染的水浇灌蔬菜。

4、保持蔬菜田园清洁,在灌溉过程中做到灌排分渠,不能串灌。

二、农药使用

蔬菜基地农药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和《关于严禁在蔬菜生产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人民食用安全的通知》的规定。在蔬菜上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剂,按照《蔬菜生产禁用农药》规定执行;其它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必须按照《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规定执行。

2、蔬菜上施用农药应选择在苗期和生长前期、中期,后期控制施用或不施用。施药后,要达到安全间隔期才能采收、销售和食用。

3、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剂,并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

三、肥料

蔬菜生产肥料使用应注意下列要求:

1、蔬菜栽培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及微肥配合使用,特别是蔬菜生长中后期,要使用无公害蔬菜专用复合肥、有机肥和其它有机或无机多元复合肥,不能单一过量或偏施氮肥。

2、不得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肥或粪肥栽培蔬菜,粪肥要经过腐熟热处理才能使用。(一般秋季沤制10天以上,冬季沤制20天以上)蔬菜收获前7天内不得使用粪肥。

3、推广使用微生物肥,生物有机复合肥、腐植酸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四、蔬菜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防治病虫害。有些菜农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即使发现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更换农药品种,而是加大农药用量,结果药量越大,病虫害抗药性越强,造成恶性循环。

2、盲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某些菜农缺乏安全意识,错误的认为毒性越高,效果就越好。对高效低毒农药缺乏认识。不按农药使用标准使用农药,把严禁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用于蔬菜生产上,容易导致人畜中毒。

3、不加选择随意混用农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使用,错误地认为任何农药都能混用,混合种类越多越好,不讲科学用药,其结果不但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而且降低了药效,引起作物药害和毒性增强。

4、随意加大用药浓度。在农药配制上,有的不相信农药使用剂量,任意加大用药浓度,有的配药时不按比例,不用量度,其结果不仅产生严重的农药浪费,而且会使作物发生药害,使病虫产生抗药性。

5、不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在蔬菜上最后一次喷洒农药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采收和食用,有的人见虫就治,用药后不久就采收,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严重者造成中毒或死亡。

蔬菜生产中要根据环境、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交叉用药,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统一防治。农药混合使用时必须遵循几个原则:一是混合后不发生不良的物理化学变化,对遇碱性物质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可湿性粉剂农药不能与乳剂农药混用。二是混合后对蔬菜无不良影响。三是混合后不能降低药效。四是混合后成本不会增加,按照科学用药,按农药配置标准进行配比,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